近年來,合肥市肥西縣堅持把黨群服務陣地作為聯系服務黨員群眾的重要載體,持續深化“八有八建”建設工作要求,突出“建管用”并舉,聚力打造規范化、多元化、智慧化的黨建陣地,實現居民生活品質和社區治理水平雙提升。
堅持“三個聚焦”,找準統籌謀劃關鍵點,確保“建”有準繩。聚焦“一老一小一新”三大重點群體需求,綜合考慮區位特點、居民特質等因素,探索實施黨建陣地運營評價體系,研究制定《肥西縣黨建陣地評價標準》,設置陣地流量、活動開展、服務場景等16項運行指標,明確場地面積、標識標牌、工作制度等標準,分層推進黨群服務中心標準化建設。以“辦公區域最優化、服務功能最大化”為目標,合理規劃選址人流密集、交通便利的位置,建立“以1個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為核心、N個小區黨群服務站輻射分布”的“1+N”黨建陣地矩陣,實現“15分鐘黨群服務圈”覆蓋要求。突出居民主體需求,充分征求社區居民意見建議,規劃“歇歇角”驛站、城市閱讀空間、社區食堂等場所,打造集黨的政策宣傳、黨組織活動、群眾服務等功能于一體的黨群服務綜合性平臺。今年以來,全縣新建黨建陣地23個、改擴建38個,盤活閑置用房2.6萬余平,實現221個居民小區全覆蓋,真正做到“群眾在哪里,黨群服務就延伸到哪里”。
堅持“三種形式”,找準多元共治切入點,確保“管”有章法。黨建聯建有力度。組織民政、司法、工會等部門與社區黨組織實現黨建聯建,常態化提供政策解答、業務支持、理論宣講等活動。鼓勵“陣地換服務”,吸引33家社會組織入駐黨群服務中心,提供就業指導、法律咨詢、文體康養等80余項專業化項目,促進陣地共建、資源共享、活動共辦,提升社區服務效能。黨員報到有溫度。通過“在職黨員報到”“社區吹哨、部門報到”等方式,吸納在職黨員、“四員一律”、紅色小管家等多元力量融入基層治理格局,引導“三新”人員、流動黨員、老黨員等群體成立志愿服務隊伍132支,提供各類代辦“跑腿”服務1800余次。協商治理有熱度。建立“社區黨組織+小區黨組織+業委會(物管委)+物業企業+居民代表”的協商議事機制,依托協商議事廳打造“繁事好商量”“集心語工作室”等協商治理品牌,堅持“民事民議”原則,有效激發居民自治力量。2024年,累計開展協商議事2502場,解決群眾訴求8992件,真正將黨建陣地打造成為民紓困解憂的民心工程。
堅持“三項目標”,找準數字賦能著力點,確保“用”有質效。開發線上“黨建智慧+”平臺,以黨建活動集約化、政務服務規范化、志愿服務便捷化為目標,打造群眾“指尖上”的黨建陣地。搭建黨建陣地總駕駛艙,黨建地圖、黨群活動等內容“一鍵導覽”,黨員風采、學習園地、小區動態等集中展示,設置每月提醒,督促支部堅持好“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組織生活制度,吸引黨員用戶2.59萬人,實現黨員教育管理信息化、一體化。采取“綜合辦+隨手拍”方式,嚴格對照《村(社區)依法履職事項事項指導清單》等五個清單梳理“服務清單”,健全預約、受理、評價全流程管理機制,結合“隨手拍”“我有話說”功能,暢通居民表達渠道,累計發布服務清單1185條,受理解決居民需求3367條,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加快打造開放式、互動式服務場景,開放月度活動、共享場室“一鍵預約”功能,推行“掃碼參與,一觸快積”積分模式,以參與活動積分兌換健康義診、優惠購物等服務資源,自平臺推廣起,累計發布線上活動295場,上線共享場室251個,預約超4600余次,發放積分5.2萬余分,以陣地功能的持續優化促進陣地吸引力不斷提升。
責任編輯:陳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