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旌德縣緊扣新時代黨員教育要求,持續深化“學習身邊榜樣”活動,注重在基層一線發現榜樣、學習榜樣、宣傳榜樣,把“身邊榜樣”作為黨員教育的“活教材”,引導廣大黨員學有榜樣、做有標尺、干有方向。
緊扣素質過硬“基本點”,精選“代言人”,推動榜樣典型“立得住”。以“聚焦基層、面向一線”為原則,注重從各個領域發現、挖掘先進典型。具化選樹高標準。深入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由縣委組織部印發《組織重點工作提示單》,將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嚴格對標 “思想政治過硬、能力素質過硬、作風水平過硬、群眾口碑過硬”四大維度,將政治標準貫穿榜樣“選育管用”全過程,確保“選苗”精準性。橫向到邊廣覆蓋。積極動員全縣100余個機關黨組織參與榜樣征集活動,充分挖掘在鄉村振興、基層治理、高質量發展等重點工作和急難險重任務中涌現的先進典型,累計收集典型事跡200余條,建立包含行業領軍人物、技術能手、道德模范等多類別動態榜樣信息庫,為各領域優秀人才搭建展示平臺。部門聯動嚴格審。創新構建“三位一體”先進典型推選機制,以政治過硬、實績突出、群眾公認為導向,建立涵蓋政治素質、履職能力、作風建設、群眾基礎等維度的綜合評價指標體系。通過“組織推薦-聯合審查-社會公示”遞進式篩選,組織部門牽頭建立資格審核機制,聯合紀檢監察、政法、公安、信訪等部門開展“政治體檢”,重點核查推薦對象遵規守紀、廉潔自律等情況。依托先鋒系列平臺開設專題公示窗口,讓推選對象全程接受群眾“云監督”,確保政治關、廉潔關、業績關、民意關全面達標。
找準傳播推廣“發力點”,善用“宣傳員”,推動榜樣事跡“傳得開”。把宣傳榜樣事跡作為開展活動的關鍵環節,多措并舉,廣泛傳播榜樣力量,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學教融合強根基。創新實施榜樣引領工程,將“學習身邊榜樣”活動深度融入“黨建+三治”治理體系,構建“陣地宣教+活動浸潤”雙輪驅動模式。打造立體化宣傳矩陣,在農村鄉風文明宣傳欄、社區民主法治長廊、文化廣場等宣傳陣地設專題展區,通過“云展播+實景呈現”方式動態展示年度“旌德好人”“最美教師”等先進典型事跡。創新開展“榜樣面對面”系列活動,以“三會一課”為載體,以黨支部、黨小組為單位開展身邊榜樣先進事跡主題宣講和學習研討,推動形成“選樹一個、帶動一片”的示范效應。全域傳播樹標桿。整合組織、宣傳、文化等多部門資源,打造“指尖課堂+實景課堂”雙線融合宣傳矩陣。舉辦“我身邊的黨員干部”“微黨課大賽”等微視頻征集活動,以“中國好人”“皖美村支書”“全國模范教師”等先進典型為原型,組織專業團隊深入基層采風,創作出20余部“有泥土味、帶露珠氣”的微視頻。構建云端傳播體系,在“旌旗飄揚”微信公眾號、遠教文化廣場大屏等宣傳口循環展播,讓先鋒故事飛入尋常百姓家。宣講賦能促實踐。結合“黨課開講啦”活動,組建“先鋒模范宣講團”,把受到市級以上表彰的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好人”代表等先進榜樣納入其中,定制“車間思政課”“田埂故事會”等場景化課程,運用多樣化宣講模式,在教學點開展沉浸式宣講,讓榜樣故事口口相傳、深入人心,引導廣大黨員干部見賢思齊、爭當先進。
聚焦學用轉化“關鍵點”,鍛造“實干家”,推動榜樣力量“用得實”。把“學習身邊榜樣”活動同推動中心工作、解決問題結合起來,推動榜樣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黨建賦能提質。緊扣“追趕江浙、爭先江淮”戰略定位,將典型選樹與產業攻堅深度融合,在縣內重點非公企業設立“黨員先鋒崗”“技能大師工作室”,組織“旌德工匠”等行業黨員勞動模范開展技能培訓,創新“車間黨課+技能比武”模式,組織行業先進榜樣開展“訂單式”技能實訓,累計培育各類技能人才近百名,真正實現“黨建鏈嵌合產業鏈、先鋒力激活生產力”。“銀青”攜手共進。充分發揮身邊榜樣示范引領作用,持續深化“傳幫帶”機制,組織黨支部年輕黨員與孝老愛親模范、助人為樂好人、優秀離退休黨員及年老體弱黨員結成幫扶對子,靈活采取“一對一”或“一對多”結對方式,切實增強黨員隊伍凝聚力與向心力。在“七一”、國慶等重要時間節點,以黨支部聯建為抓手,精心策劃主題黨日活動,黨員干部累計開展上門宣講300余次,將先進事跡帶到群眾身邊,通過講述榜樣故事,讓廣大黨員干部在宣傳一線對標先進,見賢思齊。實干惠及民生。遵從“宣教為基、學做為本”理念,深入推進學習教育常態化,將“學習身邊榜樣”與“紅色星期五”“我為群眾辦實事”等實踐活動有機融合,激勵廣大黨員從榜樣中汲取奮進力量,在服務群眾中踐行初心使命。聘請“最美退役軍人”“旌美快遞員”等群體擔任社區網格信息員,充分發揮其貼近群眾、熟悉民情的優勢,讓基層治理更有溫度、更具精度。積極整合各方資源,組建“歡樂送”志愿服務隊、愛心車隊、突發應急搶險服務隊等多支特色志愿服務隊伍,聚焦群眾“急難愁盼”,累計開展法律援助、防汛抗旱、助農秋收等服務活動近萬次,真正把實事辦到群眾心坎上,切實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責任編輯:陳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