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埇橋區將村黨組織書記隊伍建設作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抓手,通過精準培育、實戰練兵、結對幫帶、嚴管厚愛等舉措,著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質強、業務本領強、服務意識強、能夠擔當作為的“頭雁”隊伍,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能。
精準培育強根基,打造多維賦能“課程鏈”。優化課程內容,圍繞“政治理論+實務技能”雙主線,設置鄉村治理、產業發展、矛盾調解等模塊,并邀請區級領導干部、駐村第一書記、“三農”專家等現場授課,確保課程既有政策高度又具實操性。截至目前,全區已形成由14名優秀駐村第一書記、5名領導干部組成的核心師資團隊。開設“村書記講堂”,建立師資庫和優質課程清單,將課程納入區鎮兩級村黨組織書記專題培訓班必學內容,通過“書記講給書記聽,書記做給書記看”,提升村黨組織書記履職能力。截至目前,全區共有14名村黨組織書記走上講臺授課,區、鎮兩級開展培訓56場。注重“外引內聯”,開設“鄉村振興大講堂”,邀請博士團隊、行業專家深度解析政策趨勢,同時,先后組織3批100余名村黨組織書記赴江浙等地學習先進經驗,拓寬發展視野。
結對幫帶傳薪火,構建梯次培養“全鏈條”。創新推行“三級結對”模式,形成“老帶新、強帶弱、跨域聯動”的培養格局。新老書記“師徒結對”,126名“老書記”與176名“新書記”結對幫帶,圍繞基層黨建、產業發展、矛盾調解等重點工作,手把手傳授“群眾工作法”“資源整合術”等實戰技能。后備干部“梯隊結對”,實施“3+1”幫帶機制,由鄉鎮領導班子成員、駐村第一書記和村黨組織書記共同擔任導師,對530余名村黨組織書記后備人員開展思想引導、業務輔導和實踐督導,不斷壯大后備力量。跨村“結對聯營”,采取“強村帶弱村”“大村帶小村”模式,選派優秀村黨組織書記跨村“結對聯營”,通過參與產業發展、觀摩先進治理方式,實現經驗互通、能力共提。
實戰錘煉礪尖兵,增強為民服務“硬本領”。推行“擂臺比武”機制,圍繞基層黨建、產業發展、人居環境、鄉村治理等主題,組織全區298個村的黨組織書記“登臺打擂”,采取“現場述職+案例展示+專家點評”模式,推動互學互鑒,提升村黨組織書記鄉村治理能力。去年以來,全區累計舉辦“擂臺賽”27期,評選優秀村黨組織書記40余名。實施“點亮微心愿”工程,組建由村黨組織書記牽頭、黨員帶頭、鄉賢參與的“紅色管家”隊伍,走村入戶化解矛盾糾紛、環境整治等民生事項1100余件。創新“電商+產業”融合模式,村黨組織書記從“田間管理者”向“云端銷售員”轉型,立足本土資源,打造“一村一品”特色品牌,推動煙薯、蘿卜等農產品“從田間到餐桌”無縫對接,帶動農戶增收。
嚴管厚愛激活力,鍛造硬核干部“優質隊”。制定《埇橋區村級班子和村“兩委”干部星級評定辦法》,建立“平時考核積分、年終量化考核定星”的績效考核評議制度,將村黨組織書記日常考勤、重點工作完成情況等納入考評當中,考評結果與績效工資、評先評優相掛鉤,促進村黨組織書記在崗盡責、爭先創優。實施“頭雁領航”項目,要求每名村黨組織書記結合村情實際制定年度攻堅清單,聚焦基礎設施提升、矛盾糾紛化解等民生領域,承諾辦成3-5件實事。建立鎮黨委定期研判村級班子運行機制,全面評估村黨組織書記履職能力,制定“實績評價+述職測評+雙向調查”多維度考核制度,了解村黨組織書記工作實績、遵規守紀、群眾口碑等情況,對排名靠后的進行警示約談,對不稱職、不勝任的予以調整。(李心雨)
責任編輯:陳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