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六安市霍邱縣把開展農村黨員冬訓春訓作為提升黨員教育培訓質效的重要抓手,緊盯初春農閑和在外流動黨員集中返鄉有利契機,結合縣域實際,堅持在部署推動、內容供給、平臺載體和學用結合上等方面持續發力,著力破解農村黨員“學習教育難”“活動開展難”“作用發揮難”等突出問題,讓農村黨員冬訓春訓“生機盎然”。
堅持高站位,積極部署推動,確保農村黨員冬訓春訓“方向準”。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堅持縣級示范培訓,鄉鎮兜底培訓,村(社區)補學補訓的工作思路,有序有力推進全縣農村黨員冬訓春訓工作。及時制定印發《關于組織開展2025年度全縣農村黨員冬訓春訓工作的通知》,對時間場地、課程內容、經費保障、師資力量、后勤服務等進行詳細部署安排,確保各級黨組織能科學安排課程,統籌抓好培訓工作。精心組織籌備,舉辦全縣農村黨員冬訓春訓示范班,為基層黨組織開展黨員培訓打好“樣板”。通過安排專家授課、案例教學、交流研討等多種教學方式,為參訓學員搭建了學習提升、溝通交流、開拓思路、破解難題的交流平臺,約300名優秀村“兩委”干部、返鄉黨員、老黨員代表、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黨員等參加此次示范培訓。強化跟蹤問效,由縣委組織部牽頭,結合年度綜合考核、基層黨建工作調研等工作任務,分批次安排人員下沉一線,全面了解掌握鄉鎮農村黨員冬訓春訓開展情況。采取實地調研、座談交流、查閱資料、個別訪談等方式,把培訓底子搞明白,把工作情況摸清楚。圍繞“方案計劃”“師資隊伍”“教學安排”“保障措施”四個方面內容,現場反饋問題清單,并要求限期整改并反饋結果,確保農村黨員冬訓春訓落在實處、抓在日常。目前,各鄉鎮累計整改完善教學安排不當、課件質量不高等問題90余個。
堅持抓教學,優化課程供給,確保農村黨員冬訓春訓“內容佳”。將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農村黨員冬訓春訓的為第一課、必修課,結合農村黨員群體特點,安排案例解讀、訪談交流等教學環節,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在基層落地生根,引導農村黨員堅定理想信念、增強黨性修養。堅持按需培訓,緊緊圍繞“理論課堂”“政策課堂”“紅色課堂”“法治課堂”“榜樣課堂”“技能課堂”六個課堂,統籌本地資源,著力構建豐富多樣的黨員教育資源“課程庫”,為黨員教育培訓提供有力支撐。推出產業發展課堂,聚焦霍邱農特產業發展需求,利用好遠教學用示范基地、生產加工車間、大棚種植基地等資源,著眼于麻黃雞、稻田蝦、朗德鵝等地方特色產業,將黨員教育延伸到產業鏈上,把技術服務送到田間地頭,通過站點理論學習、現場專家講解、實地觀摩等形式進一步深化學用效果。目前,已陸續開展了春季糧油單產提升行動技術培訓、油菜菌核病防治現場教學、小麥“一噴三防”藥劑和植保服務培訓等,累計惠及基層黨員群眾3.7萬余人次。打造紅色初心課堂。注重突出黨員教育的實效性和現場感,依托《霍邱縣紅色旅游發展規劃》,聚焦縣域及周邊紅色資源,突出黨員教育的實效性與現場感,把烈士陵園、紅色場館、主題展館、旅游景點等串聯成線,精心打造紅色蓼城、軍墾歲月等教育主題旅游線路,組織基層黨員觀摩學習,激勵黨員牢記初心使命,堅定理想信念。近年來,累計打造李特故居、紅25軍軍部舊址、城西湖軍墾文化陳列室、安陽山紅色文化博覽館等一批縣內紅色文化現場教學點。
堅持謀創新,打造平臺載體,確保農村黨員冬訓春訓“鮮味足”。線上平臺持續學。牽手“云端”,充分發揮各級先鋒網頁、霍邱黨群公眾號、黨建電視欄目、學習強國APP、微信(QQ)群聊等載體平臺受眾廣、傳播快等優勢,為全縣農村黨員及時推送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黨風廉政教育課程、黨課進基層等大量最新時事政策、理論知識,依托豐富的圖文視頻資料,打造線上學習“云課堂”,讓黨員在“指尖空間”利用好“碎片時間”。發揮霍邱先鋒網陣地作用,精心打造“霍邱縣農村黨員冬訓春訓”網頁專題專欄,擇優推送各鄉鎮典型經驗做法、工作新聞動態等圖文信息,營造全縣自上而下濃厚學習交流氛圍。制片資源靈活學。堅持“鏡頭向下”,挖掘身邊故事,用鏡頭展現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在鄉村振興、防汛抗旱、為民服務等工作一線中涌現出的先進典型事跡。近年來,由縣委組織部牽頭,聯合有關單位精心制作的《不忘初心普法路 調解為民顯擔當》《種下“品牌花” 助力“孟集夢”》《搶抓農時插秧忙 自主經營好“豐”景》等一批優質黨員教育片,集中展現了地域特色、鄉土文化和典型事跡,推動了學習宣傳教育與黨員工作生活深度融合。實地觀摩深入學。探索建立“鄉鎮黨校+實訓基地”學用模式,統籌整合項目資金,建成徽蓮農業蓮藕種植基地、戶胡鎮羊肚菌基地、長集現代農業產業園、三流鄉稻蝦綜合示范基地等實訓基地13個,舉辦教學培訓20余期,覆蓋1.3萬余人次,用黨員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促進理論知識在實踐中學懂弄通、融會貫通。
堅持重實踐,突出學用結合,確保農村黨員冬訓春訓“效果好”。注重發揮鄉土人才優勢,抓住農村黨員集中培訓有利契機,讓參訓學員“走出去”。通過積極邀請農技專家、科技特派員、種植養殖大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技術骨干等群體組建“農村志愿服務隊”,用群眾聽得懂、學得來、用得好的技術,免費為農戶提供農業技術輔導,進一步加快農業新技術新品種推廣應用,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截至目前,已組織30余批次技術指導服務,惠及黨員群眾1.2萬余人次。樹好“流動先鋒旗幟”,重點關注在外務工、經商農村流動黨員作用發揮情況,扎實推進流動黨員設崗定責工作。通過設立黨員示范崗、責任區等方式,開展流動黨員“勞動之星”“誠信商家”榮譽評比,并通過霍邱先鋒網流動黨員專欄,及時宣傳相關先進事跡,營造良好“比學趕超”氛圍。近年來,通過引導在外農村流動黨員參與踐承諾、作表率等活動,先后2700余名黨員立足崗位職責,在居住地參與無償獻血、愛心送考、公益義剪等民生實事中來,相關先進事跡在先鋒系列平臺宣傳推介。以農村黨員冬訓春訓為契機,堅持以學促行、以行促效。圍繞推動鄉村振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暖民心行動等重點中心工作,逐步完善志愿服務事項,讓黨員志愿服務與群眾現實需求“相匹配”。通過鼓勵農村黨員到網格亮身份、強服務、當先鋒,引導其參與秸稈禁燒巡邏、春耕農事服務等工作,切實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責任編輯:陳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