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安慶市迎江區積極探索基層治理新模式,以黨建為引領,多舉措切實解決群眾實際問題,激活社區治理活力,不斷提升居民的幸福感與滿意度 ,讓基層治理根基更加穩固。
黨群驛站筑起“暖心巢”,搭建便民服務連心橋。對照“八有八建”建設標準和目標要求,打造黨群服務站 ,為“新就業”群體、游客、居民提供暖心服務,站內設有避雨休息區域,還提供用藥、飲水等便民服務。依托社區“青年之家”陣地和社會組織資源,面向轄區居民家庭開展家庭教育、親子教育等課程。充分發揮“三新”群體流動快、聯系廣、面對面的行業優勢,培育成立8支“志愿隨行”騎手志愿服務隊伍參與社區治理。這些隊伍已為社區提供100余個民情前哨情報、70余份情報報告。鼓勵社區結合實際,合理布局黨群服務陣地空間,劃分黨群活動、協商議事、便民服務等功能區域,通過整合功能等方式推進聯建共享,確保活動有陣地、議事有場所、服務有平臺。
多元共治擰成“聚力鏈”,激活黨建聯建紅色引擎。建立社區大黨委成員單位和在職黨員到社區開展“雙報到、雙服務、雙報告”活動機制,聚焦解決困難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截至目前,轄區100多家大黨委成員單位、350余名在職黨員下沉到社區黨組織開展服務,累計服務群眾1000余人次,解決民生實事430余件。通過信用社區“信用+積分”機制,鼓勵居民參與社區治理,拓寬應用場景兌換,激發居民參與社區志愿活動的積極性。累計3000余人次兌換積分,2400余人次參與志愿服務活動。同時,開展各類人才活動,吸引更多青年人才、專業人才積極投身社區治理,為社區發展注入新動能。深入探索黨建+“紅色合伙人”、居民參與自治共治的治理模式,激發“合伙人”內生動力,提高居民參與度,促進社區服務水平提升。目前,已有60余家合伙人加入社區治理,實現社區與合伙人的“雙向奔赴”。
紅色聯盟鑄就“安心盾”,構筑群眾自治同心圓。組建網格黨支部,以“敲門入戶暖人心”行動為契機,吸納物業服務企業人員、業委會成員、在職黨員、熱心黨員群眾加入網格員隊伍,充實基層治理力量。推行社區、物業公司“雙向進入、交叉任職”,研究協調解決340余個難點問題,促進基層黨建與物業管理有機融合。充分發揮業主委員會黨組織、物業服務企業黨組織等紅色引擎作用,邀請其參加社區聯席協商會議,著力解決無物業管理老舊小區“環境差、設施舊、資金少、無人管”的問題,讓居民住得安心、放心。動員小區退休黨員、熱心群眾、樓棟長組建“紅色管家”志愿服務隊,定期開展政策宣傳、矛盾調解、衛生治理等工作,實現從“我被管”到“我來管”的轉變,真正做到“服務進家庭,治理在門口”。建立“紅色長廊”機制,引導居民在廊前表達訴求、提出建議、貢獻良策,及時梳理分類、建立臺賬、辦理銷號。截至目前,共解決基層治理難點問題300余件,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著落” 。
責任編輯:陳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