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碭山縣聚焦“理論學習、黨性教育、政策宣講、技能培訓、實踐鍛煉”五大核心要素,著力構建“五維聚力”教育體系,將黨員冬訓春訓融入鄉村振興一線,為激活“紅色細胞”、賦能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理論學習“強根基”,凝聚思想共識。堅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主題主線,將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及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等作為黨員冬訓春訓“必修課”,相關課程占培訓內容的1/4以上。深入開展“黨課開講啦”活動,推動13名鄉鎮黨委書記走上講臺開講“新春第一課”,引導農村黨員自覺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用好“安徽黨員大課堂”,發揮“碭山先鋒”微信公眾號訂閱人數多、傳播速度快等優勢,持續推送“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系列課程12條,累計點擊量達2萬余次。
黨性教育“鑄忠誠”,淬煉初心使命。堅持“紅色教育+廉政警示”雙線推進,利用本地紅色資源,打造“行走的黨性教育課”,組織7300余名黨員赴王學風烈士紀念館、孟獻琛故居、革命烈士陵園紅色教育基地實地參觀。攝制《故道梨海》《紅色脈搏》《梨鄉情》等紅色電教片7部,作為黨員培訓專題學習資料,納入黨員冬訓春訓課程,推動黨員砥礪黨性修養,補足精神之“鈣”。持續豐富拓展黨性黨紀教育內涵外延,精心制作《梨都鏡鑒》《墮落·警醒》等警示教育片,整理本地農村黨員負面典型案例32個,一并納入學習,用活“身邊事”、警醒“身邊人”,引導黨員筑牢防腐之“壩”。
政策宣講“解民憂”,推動落地見效。緊扣鄉村振興發展戰略,深化“舉旗幟·送理論”活動,邀請相關部門負責同志“送課下鄉”,圍繞城鄉融合發展、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涉農惠農等政策理論進行專題宣講和解讀,幫助農村黨員理解政策。評選“惠農政策明白人”64名,鼓勵“明白人”將文件術語轉化為“種糧補貼怎么領”“合作社貸款咋申請”“農業保險怎么辦”等“生活場景”,幫助農村黨員吃透政策。注重學用轉化,繼承和發揚“四下基層”傳統,依托“干群夜話”活動,組織鎮村干部、駐村工作隊深入群眾“面對面”宣講60余場次,幫助農村黨員群眾掌握政策、運用政策。
技能培訓“促發展”,鍛造硬核本領。充分發揮鄉村干部實訓基地主陣地作用,按照“黨建引領示范+實訓基地+特色產業”的模式,開發的精品課程43節,打造“酥梨小鎮”“皖美假日”等6條高品質產業發展研學路線。優選土秀才、田專家、新農人,圍繞酥梨品質提升、電商直播技巧等實用技能,進行現場教學,一對一傳技術,手把手教要領,切實提升農村黨員帶領群眾致富的能力。截至目前,6個實訓基地舉辦培訓30余場次,覆蓋農村黨員干部600余人次。創新制作“第一書記在鄉村”系列短視頻,全網累計播放量近百萬次,通過展播本地黨建引領發展典型案例,幫助農村黨員開闊視野,提升解決實際問題能力。
實踐鍛煉“顯擔當”,踐行為民宗旨。堅持把“我為群眾辦實事”作為檢驗黨員冬訓春訓成效的“試金石”。依托主題黨日活動,組織黨員爭當“梨都先鋒”,1.5萬余名參訓黨員主動承諾踐諾,認領力所能及的事項1.8萬余件。學習運用新時代“六尺巷”工作法,組織參訓黨員主動下沉一線,入戶走訪,動態掌握群眾需求,跟蹤提供服務,累計排查解決各類問題300余個。持續擦亮“和美集市”“老書記調解室”“老執說事”等系列黨員服務品牌,組織開展志愿服務活動30余場次,有效解決群眾醫保、就業、法律援助等“身邊小事”100余件,切實將黨員教育成果轉化為干事創業的實際本領。
責任編輯:陳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