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的安慶,長三角一體化、中部崛起、長江經濟帶等國家戰略疊加,區位優勢、人才優勢進一步彰顯,汽車及零部件、化工及新材料兩大主導產業加速躍進,縣域特色產業集群加速壯大,生命健康和生物科技、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商業航天等新興產業加速布局。
“我們堅持頂格傾聽、頂格協調、頂格服務,大力營造領導好找、政策好用、成本不高的發展環境,‘來安慶,對了’已然成為共識。可以說,安慶發展新質生產力、推進高質量發展,‘天時地利人和’齊備。”安慶市委書記張祥安在以“攜手一體化、聚力新宜城”為主題的青年企業家安慶行座談交流會上介紹。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新材料是現代工業的重要原料,也是科技攻關的聚焦領域之一。近年來,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一體推進企業創新、產業創新、技術創新,創新指標形成了增速靠前、位次前移的“大加速”態勢。
走進高新區的會通新材料有限公司,車間內多套切粒機正在持續運行,聚合物溶液在管道內緩緩流淌,最終變成灰色顆粒切片。
安慶會通新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9月,是會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該公司擁有聚烯烴類、聚苯乙烯類、工程材料、特種工程材料、可生物降解材料、循環再生材料及其他類多種產品平臺,高分子高性能化和功能化產品品種300多項。產品廣泛應用于家電、汽車、通訊、新能源、電子電氣、醫療、軌道交通、家居建材、安防等諸多國家支柱性產業和新興行業。
“目前,會通股份產銷規模排名國內前二,被授予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等榮譽,入圍安徽省高新技術企業100強。而我們安慶公司是會通股份公司旗下規模最大、設備最全、產品領域最廣的生產基地。一期投入生產線 62 條,去年實現產量13萬噸、產值13.4億元,二期投產后可實現年產30萬噸改性材料。”安慶會通新材料有限公司管理部部長汪軍介紹。
近年來,安慶高新區堅持創新驅動和綠色發展,聚焦化工新材料和生物醫藥兩大主導產業,全力推進產業鏈延鏈、補鏈、強鏈,園區能級持續增強。該區聚焦化工新材料和生物醫藥戰略性新興產業,著力構建“企--鏈--群”協同發展的生態體系,已形成石油化工產業鏈、電子化學品及新能源、涂料、特種化學品和生物醫藥5大產業集群,現有化工新材料企業74家,醫藥企業44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61家,主導產業集聚度達96.9%,產值超過700億元。
科技創新能夠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安慶市以新一輪千億技改行動和大規模設備更新工程為契機,推動紡織服裝、裝備制造、綠色食品、塑料包裝、刷業制造等產業加快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應用,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讓傳統產業煥發新的生機活力;圍繞新能源汽車、新材料、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生命健康和生物科技等領域,強化產業基礎再造,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參與核心基礎零部件、基礎元器件、基礎材料、基礎工藝等技術攻關,努力向產業鏈高端、創新鏈前端攀升,推動構建新的增長極;緊盯科技發展前沿,不斷加強項目招引、開拓應用場景,努力在商業航天、低空經濟、下一代人工智能等未來產業領域實現新突破、取得新進展。
今年,該市將堅定不移下好創新“先手棋”,加快創新型城市建設,加速構建科技創新攻堅力量體系。鼓勵科技型企業加大研發投入、爭創單項冠軍,構建以科技型中小企業為基礎、高新技術企業為骨干、上市企業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為標桿的創新型企業梯隊,新認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300家以上,新增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1400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5家、省級以上“兩站三中心”30家以上,全社會研發投入增長20%以上;加快生命健康、新材料產業創新研究院建設,推進浙江大學安慶未來產業技術研究中心、安慶市工大汽車及裝備制造產業研究院、安慶醫專臨床試驗科技學院等實質性運行,實施科研項目100個以上。
大力推進制造名城建設
安慶是中國近代工業發源地之一,擁有良好的工業基礎、便捷的區位交通、多元的發展平臺、廣闊的市場空間。從2021年開始,安慶提出樹立“工業立市強市”鮮明導向,著眼“老賽道謀轉型、新賽道求突破”,深入實施“一十百千”產業培育工程,招商引資項目向制造業聚焦、各類要素向制造業匯集。
截至去年底,安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數達1850戶,規上工業企業畝均稅收20.4萬元、全省第4;安慶汽車及零部件、化工及新材料兩大主導產業產值(營收)雙雙破千億,實現里程碑式突破;涌現出桐城塑料包裝和節能環保、懷寧汽車零部件、潛山制刷、望江紡織服裝等一批百億元以上特色產業集群……制造業,成為安慶經濟增長的強勁支撐。
安慶興達新材料有限公司于2020年11月與高新區簽約成立公司,項目占地223畝,項目產品為18萬噸懸浮級可發性聚苯乙烯(EPS)、1萬噸擠塑級可發性聚苯乙烯,和24萬噸聚苯乙烯(PS)。產品主要用于家電包裝、外墻保溫、保鮮貨運、裝飾、交通道路工程及燈具等領域。
“2023年,公司實現工業總產值13億元,營業收入13億元,稅收1553萬元。2024年預計實現工業總產值25億元,預計實現稅收2000萬元。”安慶興達新材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孫云中介紹。
今年,安慶市將聚焦重點產業領域,深入實施“一十百千”工程,推動聚鏈成群、集群成勢,全力打造先進制造業集群。全面實施整車企業引領、重點零部件企業引育等五大行動,汽車及零部件產業產值增長20%以上;全面落實化工新材料產業基地新三年規劃,加快推進安慶石化輕烴資源綜合利用及高端材料項目,支持曙光化工、泰恒發等打造百億級企業,化工及新材料產業產值增長15%以上;實施重點技改項目100個以上,技改投資增長15%以上,新增規上制造業企業數字化改造200家以上,爭創國家級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高端裝備、綠色食品、綠色包裝、紡織服裝、制刷等產業產值增長15%以上,新增省級以上特色產業集群2個。
多渠道開展“雙招雙引”
宜城是宜業之城,發展空間廣闊、人才需求巨大,是產業集群匯聚的高地。
宜城是宜商之城,“來安慶投資就對了”成為廣大客商的共識,是客商紛至沓來的熱地。
2023年,全市生產總值增長5.7%,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0.7%,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2%。28項主要經濟指標中,18項指標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2項指標增幅位居全省第一方陣,9項指標增幅位居全省前三。
這些主要經濟指標增幅的背后,是立足安慶優勢,實施“內搭平臺、外聯老鄉”發展策略,多渠道開展“雙招雙引”的結果。
2023年,安慶市新組建42支縣干招商組,聘請安慶招商合伙人11名,市縣黨政主要負責同志每月外出招商,舉辦第二屆宜商大會、“唱黃梅、興安慶”圓桌會議、全國異地安慶商會會長聯席會議,成立宜商總會;中玻光伏、中環新能源、輕烴資源綜合利用及高端材料等百億級項目成功簽約,招引30億元大項目20個,完成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417個,協議投資總額2386億元、增長10.7%。
“這幾年在安慶發展,能感受到安慶市委、市政府對企業家的重視。”安徽泓冠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方成應于2019年回到家鄉太湖縣投資,項目于2022年1月24日正式投產,2023年其公司年產值達到3.5億元,同比增長20%,2024年,方成應給自己定的目標是再增長40%。
2022年9月30日,首屆中國宜商大會召開,到今年第三屆大會如約而至。三年來,全市宜商回歸項目224個,總投資超1550億元。
今年,安慶市將聚焦主導產業補鏈強鏈壯鏈延鏈,瞄準龍頭企業、上市公司、專精特新企業、小巨人企業、獨角獸和瞪羚企業,力爭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410個以上,實現50億元工業大項目縣(市、區)全覆蓋。同時,將圍繞生命健康、生物科技、新型儲能、商業航天等重點產業,全面繪制產業鏈圖譜和招商圖譜,瞄準央企100強、民企500強、行業頭部企業20強,大力引進億元以上產業鏈尖端項目10個以上,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助推高質量發展。
人才是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性核心資源。去年,安慶市深入實施宜城戰略帥才等“四大計劃”,舉辦長三角一體化院士論壇、第二屆院士暨知名專家懇談會、“宜禮待才”人才周等活動,赴中國藥科大學、上海對外經貿大學等高校院所開展“招才引智”系列活動,引進高層次人才1075名、人才團隊162個,建設人才驛站21家、人才公寓2132套,安慶院士中心揭牌運營。
“今年,我們將常態化開展‘人才安慶行’系列活動,爭取新引進科技領軍人才團隊70個以上,新增高技能人才4000人以上,建設省級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市域產教聯合體5個以上,創建產教融合試點城市,新改建高品質人才公寓2000套以上,助推發展新質生產力,奮力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安慶市委組織部人才辦主任葉超介紹說。
責任編輯:賀鵬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