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增長6.5%,連續4個季度居全省第1位。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3.8%、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0.8%、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18.1%,居全省第1位。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2%、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14.6%,居全省第2位………
這是去年池州取得的驕人成績!
數據反映付出,成績見證努力。
如今的池州在省內乃至全國的影響力越來越大,知名度越來越高,在眾多城市中頻頻“出圈”。有何秘訣?
“鎂”都啟航 開創“鎂”好
“你現在看到的就是我們試生產的大型一體化建筑模板。這個車間,現有4個壓鑄島,每個島占地100個平方,由15個裝備系統組成。”4月10日,在安徽寶鎂輕合金有限公司壓鑄車間內,寶鋼金屬有限公司技術中心首席研究員李曉峰指著正在作業的機械臂介紹道。
“這只是我們的試生產產品,而我們的最終產品目標是定位于新能源汽車的一體化底盤及相關零部件。”李曉峰介紹,目前全國原鎂產能在每年100萬噸,中國就達到了90萬噸,而作為安徽寶鎂年產30萬噸高性能鎂基輕合金及深加工配套項目全部達產后,池州將占據全國產能的三分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的鎂合金生產基地。
“今年的產能預計在5萬噸,生產的大型一體化壓鑄件在45萬片,相當于45萬平方。力爭到2026年,能夠實現滿負荷生產,也就是達到30萬噸的目標。項目達產后年營業收入將超200億元,年利稅超30億元,成為中國寶武集團旗下最大的非鋼新材料項目、全球最大的鎂合金生產基地。”李曉峰說。
鎂合金產品廣泛應用于新能源汽車、軌道交通、航空航天、5G基站等領域,是新基建關鍵材料。池州鎂資源儲量豐富,鎂產業雖然起步較晚,得益于寶鎂項目的落戶,一出發,就是高起點。
近年來,池州市緊緊依托寶鎂“鏈主”,堅持“龍頭+集群”“科創+產業”,推動鎂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同步推進鎂合金生產供應基地、精深加工應用基地、科技成果轉化基地建設,加快打造世界級鎂基新材料及深加工應用基地。
如今,路飛鎂業年產800萬件汽車鎂合金零部件項目、蘇美新能源年產6000萬只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組件項目,力勁智能裝備項目、泫氏還原罐項目……以鎂基為代表的新材料產業在池州孕育生長,風生水起。
“到2025年,池州將實現配套全省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能力全面提升,功率器件、輕合金新材料和鋰電池綜合回收利用等領域優勢進一步鞏固;到2027年,池州將在汽車零部件領域培育1至2家頭部企業,打造3至5家創新能力突出的研發平臺,并建成省內重要的汽車零部件輕量化生產基地和動力電池梯次規模化循環利用產業園。”池州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聚鏈成群 “芯芯”向榮
“2024年是華迅科技在池州的啟航之年,目前已經跟國內的幾大知名品牌達成深度合作,今年的訂單已經全部排滿,正在有序組織生產,預計實現產值2億多元。”安徽華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文介紹。
華迅科技由深圳武迅科技有限公司創始團隊投資設立,是一家行業領先的存儲芯片及產品設計公司,擁有存儲行業的一流團隊,其年產6億套高可靠性存儲器項目的正式投產,為進一步完善池州半導體產業鏈,推動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的動能。
而在安徽豐芯半導體有限公司的無塵車間內,只見在工作人員的熟練操作下,一枚枚芯片快速完成封裝……
“從2023年3月份簽約到今年1月份正式投產,每個環節都進展順利。量產后,公司將形成年產5億塊集成電路及模塊封裝的產能,預計每年營收規模達2億元。”安徽豐芯半導體有限公司總經理林鴻瀅介紹,公司的目標是建成池州中高端半導體封裝和測試一體式服務代工廠,為5G、物聯網、新能源汽車、AI人工智能等產業助力。未來將引進行業領先生產技術和智能管理體系,致力研發、生產車規級芯片、系統級芯片及晶圓級芯片等高端產品,打造池州標桿式封測生產品牌。
據了解,自2016年入選安徽省半導體產業集聚發展基地以來,池州經開區進一步發揮平臺作用,大力招引半導體產業鏈中的上下游企業落戶園區。2023年以來,先捷電子、芯宇馳半導體存儲芯片、豐芯半導體高端封測、華迅科技存儲芯片、金億科半導體真空泵等一批半導體產業及關聯項目相繼簽約落戶,涵蓋IC設計、晶圓制造、封裝測試等,產業鏈條正不斷延伸。2023年,池州經開區半導體產業呈現“芯芯”向榮發展態勢,省級半導體產業集聚發展基地在庫企業63家,全年產值230億元、同比增長29%,增幅持續位居全省重大新興產業基地前列。
“下一步,池州經開區將聚焦高質量發展,推動主導產業集聚發展。持續做強封裝測試和分立器件制造‘兩張名片’,瞄準車規級芯片、存儲芯片等新賽道,構建半導體產業特色發展格局。積極對接清華大學集成電路學院等高能級平臺,繪制招商地圖,加快填補6-8吋晶圓制造空白,大力推進車規級功率器件研究院及測試認證中心建設,加快融入全省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池州經開區經濟發展局項目主辦汪高翔介紹。
創優環境 營商“贏商”
“在池州市委、市政府的牽線搭橋下,華為百萬級汽車X2233前后防撞梁、左右門檻梁和比亞迪方程豹的總成已確定由我們生產制造。”池州市安安新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沛峰介紹,今年,公司新能源汽車業務產值比重將由2023年的25%提高到35%,“我們有信心在未來幾年內,讓安安汽車鋁基配件市場占有率排在全省前列。”
劉沛峰的信心源于近年來池州市對民營企業強大的支持和保障。
今年池州的“新春第一會”就立即吹響了建設一流營商環境的沖鋒號,以“起跑即沖刺,開局即決戰”的緊迫感,突出重點、聚力攻堅,堅定不移推進產業強市發展戰略,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池州市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通過固化經驗做法、建設“五免”之城、聘任“營商環境體驗官”等措施,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池’久滿意”營商環境品牌越擦越亮。全市市場主體滿意度明顯提升,企業滿意度位居全省前列。
同時,通過定期召開民營企業家懇談會,常態化開展“市長面對面、局長走流程、政策找企業、服務進園區”等活動,健全民營企業訴求建議直達機制,及時幫助企業解決發展中面臨的難點堵點問題。通過做優做強民營經濟,加大對民營企業技術創新、管理創新、模式創新、產品創新支持力度,大力推動傳統產業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不斷提升了民營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值得關注的是,為進一步推進政務服務“全程網辦”,實現企業群眾“辦事免跑”,池州市充分運用“互聯網+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簡化辦事環節,在申請材料齊全、符合法定要求的前提下,通過網上辦、掌上辦、上門辦等措施,實現群眾和企業辦理政務服務事項無需前往政府部門或辦事大廳的目標。
“2023年,‘皖事通’APP上線的‘五免助手’服務實現了市場監管、財政、人社等22個部門184個政務服務事項證明材料線上出具、線上核驗;梳理出494類常用證照,并與事項材料、結果關聯,2173項事項實現‘證照免帶’;梳理‘辦事免跑’負面清單事項達到182項,負面清單外行政許可事項全部實現‘辦事免跑’。”池州市數據資源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據介紹,下一步,池州市將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以新型工業化推進產業強市,以創新引領發展半導體、新材料、新能源等新興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加快打造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示范區,奮力走出新時代高質量發展新路。
責任編輯:賀鵬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