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伊特納能源科技(淮北)有限公司高效電池及組件項目舉行投產儀式。“我們生產的TOPCon高效太陽能電池采用先進工藝,BIPV光伏組件可替代建材。”伊特納公司總經理朱堅武說,隨著一期項目投產,二期項目也在推進,整個項目投產達效后,年產值可達29.55億元。
如何加速推進資源枯竭型城市高質量轉型發展?淮北市圍繞“綠色轉型發展示范城市、國家重要綜合新型能源基地”定位,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促進新舊動能接續轉換,全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
發力新興產業
打造經濟增長“新引擎”
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推動新型工業化,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是重點。怎樣引入布局潛力大且效益高的新興產業?淮北市瞄準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新能源、新材料、綠色食品等四大重點產業集群,開展引育提升行動。
走進位于淮北高新區的安徽國軒象鋁科技有限公司,現代化的焊接車間檢測流水線上,一臺臺鋁合金箱體依次通過。該公司生產運營部部長王寧說:“眼下動力電池新型鋁合金箱體產品供不應求,企業正組織生產趕訂單?!?/span>
淮北市聚焦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制定產業鏈招商圖譜,深耕長三角、珠三角重點區域,瞄準產業鏈高端和頭部企業,派出專業化團隊精準高效招商,目前已集聚29家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相關產業重點企業。
位于濉溪經開區的安徽弘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研發出國內首臺連續式生產石墨氈設備,實現碳纖維保溫氈國內供應?!半S著太陽能光伏發電穩步發展,作為直拉單晶硅熱場材料的碳纖維保溫氈需求大增。”弘昌新材料公司總經理羅學軍說,公司產品主要應用于太陽能光伏產業鏈中的直拉單晶硅爐內部件,去年產量2500噸,實現銷售額4.8億元。
淮北市圍繞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搶抓光伏產業技術迭代升級、新型儲能加快應用的發展機遇,積極搶占新能源賽道,有限聚焦、久久為功,現已集聚55家鋰電、20余家光伏上中下游企業,初步形成系統完備的產業生態;該市還大力發展新材料產業,形成陶鋁新材料和鋁基高端金屬材料、先進高分子結構和精細化工材料、新型建材三大產業集群,集聚規上企業201家,去年實現產值410億元;推動綠色食品產業發展,集聚規上工業企業74家,去年實現產值141.4億元。
依托相山經開區、烈山經開區兩大電子信息產業集聚區,淮北市還深度培育核心電子元器件、光電顯示、PCB電路板和電子終端產業鏈。2023年,該市規上電子信息產業鏈企業59家,規上電子信息制造業增加值增速8.6%;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主營業務收入13.8億元,增長5.12%。
今年一季度,淮北市主導產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比重達29.1%,同比增長19.5%,增速居全省第2位。
借力數字賦能
激活傳統產業向“新”力
安徽曦強乳業集團有限公司是相山經開區一家傳統乳制品加工企業。近年來,曦強乳業把全新的數字化管理理念融入養殖、生產、加工、銷售等各個環節,重塑生產流程、經營模式,打造陽光、透明、高效的產業鏈,加快形成強勁活躍的新質生產力。
曦強乳業總經理王昌嶺告訴記者,公司已完成550多個低代碼應用場景搭建,所有業務均可通過二維碼呈現,每年沉淀數據量超100萬條。通過數字化建設,公司年產值從3000多萬元提升到1.4億元。
2023年,濉溪經開區以鋁基新材料為主導產業,獲批省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示范園區。省工信廳給予園區1800萬元數字化改造項目資金扶持,其中270萬元用于建設鋁基產業“行業大腦”,1530萬元用于6家涉鋁企業數字化改造,推動形成新質生產力。
淮北臨渙化工園區加快工業互聯網技術的推廣應用,引導企業開展節能改造,積極培育省級科技創新平臺,推動科創加速器中試基地開工建設,促進產業發展提質增效。2023年,該園區新增8家高新技術企業,8個省科技創新平臺,5家省專精特新企業,4個省數字化車間,戰新產業增加值增長17.4%,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3.9%,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9.2%,提升了產業發展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綠量。
淮北市以工業互聯網平臺和網絡基礎設施為支撐,加快推進傳統企業數字化轉型,不斷完善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截至目前,該市已完成工業互聯網和數字化轉型項目291個,為企兌現資金8258.9萬元,12家企業獲評國家、省級數字化典型示范項目,28家企業獲評國家級、省級綠色工廠,2023年數字化改造進度居全省第5位。
數字賦能傳統制造業,形成更強創新能力和競爭優勢。今年,淮北市將繼續培育數字化轉型標桿企業,引領帶動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水平全面提升,力爭實現全市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應知盡知”“愿轉盡轉”“能轉盡轉”,為發展新質生產力培育新動力。
創優營商環境
打造近悅遠來“良田沃土”
經濟發展的好與壞,拼的就是營商環境?;幢笔欣喂虡淞ⅰ胺掌髽I貴在無事不擾、支持企業就要有求必應”理念,圍繞“政策、服務、流程再造”等方面打出組合拳,為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增強環境“磁吸力”。
“各級各部門要把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當作永不竣工的重大工程,讓企業辦事不求人,辦事真方便?!苯衲昊幢笔小靶麓旱谝粫鄙?,市委書記覃衛國說。
淮北市聚焦“高效辦成一件事”,推動跨地區、跨部門、跨層級的數據共享和業務協同,確保線下辦事“只進一門”、線上辦事“一網通辦”、企業和群眾訴求“一線應答”。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睜I商環境好不好,感受最深的是企業。
伊特納高效電池及組件項目,緣何不遠千里從東北投資落戶淮北小鎮朔里?淮北市杜集區朔里鎮鎮長高麗說:“我們不僅有普惠政策,還精準施策,企業一年有多少產值,要繳納多少稅費,政府能反饋多少優惠,我們把概念性的‘普惠’變為實在的利益算給企業聽,讓企業心里有本‘明白賬’,感受到我們是真心實意為他們著想。”
“項目簽約后,我們成立工作專班,從規劃、立項、環評到辦證,只要企業有訴求,都會第一時間給反饋,全程幫辦代辦?!备啕惐硎?,項目從開工、建設到一期投產,用時不到一年,預計到年底可實現產值5億元。
今年,淮北市把營商環境的評判權和發言權交給企業,設立“駿馬獎”“蝸牛獎”,對推動本地區、本領域營商環境優化成效明顯、貢獻突出的提名“駿馬獎”;對不作為、嚴重影響或破壞營商環境的人和單位提名“蝸牛獎”。該市深化“綜合查一次”改革,探索開展入企檢查備案制度,堅決杜絕隨意檢查、多頭檢查、重復檢查,最大限度減少對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的影響,真正讓監管“無事不擾”又“無處不在”。
“市委、市政府始終把企業家當親人,當城市發展的‘合伙人’,支持更多企業來淮北投資、更多企業家在淮北創業,做到一家人、一條心、一起拼、一塊贏。”伊特納高效電池及組件項目投產儀式上,淮北市市長汪華東說。
責任編輯:賀鵬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