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走千走萬,不如淮河兩岸。而在淮河這條“項鏈”上,蚌埠可謂是一顆閃閃發光的“珍珠”。作為安徽省委、省政府明確支持建設的淮河流域和皖北地區中心城市,蚌埠在推進高質量發展中有何亮點?4月17—18日,“筑夢現代化共繪新圖景”集中采訪團深入蚌埠園區企業、文旅項目現場進行調研采訪。
加速馳騁“新質”賽道
4月17日上午,在安徽國芯人工智能技術有限公司的產品測試區,該公司生產的六軸智能機器人引人注目。六軸機器人“6”在哪?“六軸機器人有六個軸,每個軸都是一個關節,允許機器人以不同的方式移動。這種靈活性使其非常接近人的手,幾乎可以完成大部分需要人手工完成的鈑金加工。”安徽國芯人工智能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羅序明告訴記者,這種智能機器人在機械手臂精密度、抓取等方面目前領先于同行,可運用于搬運、包裝、裝配等行業,市場訂單供不應求。
作為當地的招商引資重點項目,安徽國芯人工智能項目刷新了“當年簽約、當年建設、當年投產”的速度。“從去年1月簽約到9月正式投產,企業落地后不僅享受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各種審批事項也是效率‘拉滿’,每項手續都有專人對接幫辦。”羅序明表示,良好的營商環境讓企業發展無后顧之憂,投產僅三個月,公司產值就突破了2000萬元。
除了人工智能產業,同為安徽十大新興產業之一的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產業發展動態也備受關注。
4月17日下午,走進位于蚌埠市五河縣經濟開發區的安徽林洋光伏裝備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工人們正在加緊趕制訂單,滿足國內外市場需求。
“企業從落地建設到快速發展,蚌埠服務效能的給力是看得見的,讓企業信心倍增。”安徽林洋光伏裝備有限公司總經理石軍表示,企業年產3.3GW高效雙面光伏組件工業智能制造項目,采用行業領先的雙面發電高效轉換太陽能技術,轉換率可達21%以上。計劃投入4條高效太陽能光伏發電用雙面電池組件自動化生產線,其中2條生產線已投入生產,每條生產線的生產能力為4200片/天。2023年,企業實現產值約15億元,另外2條生產線將于今年7月底前投產。
營商環境好,企業“如魚得水”,則發展日新月異。2023年,蚌埠著力建設制造強市,產業發展提質增效。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獲國務院督查激勵。新能源、新型顯示、智能傳感、生物化工、汽車零部件五大產業集群分別實現產值148億元、113億元、52億元、315億元、300億元,占規上工業比重53.5%。
積極打造產業新地標
空天信息產業是邁入全互聯時代涌現的前沿新興產業形態。發展空天信息產業不僅是推動科技創新、打造新的發展增長極的題中之義,也是搶占未來發展制高點、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舉措。
“今年2月,我們已完成首批3臺70噸‘龍云’發動機產品驗收并交付相關客戶,這款產品支持可回收復用,在全國也是領先的。”4月18日,在蚌埠市禹會區,安徽九州云箭航天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石奇說道。
2019年,蚌埠“仰望星空”的“第一顆種子”——九州云箭成功落戶禹會區。為支持企業發展,蚌埠市積極探索廢棄礦山治理利用新模式,2020年建成投用了大洪山火箭發動機專用測試場,拉開了蚌埠商業航天產業發展的序幕。據悉,九州云箭專注于研發支持火箭回收復用的液氧甲烷發動機,其研制的“凌云”“龍云”兩款液氧甲烷發動機,服務多家火箭總體研制企業,現已發展成為國內商業航天動力領域龍頭企業。
商業航天是人類征途的星辰大海,更是產業發展的深邃藍海。新形勢下,蚌埠市搶抓國內商業航天產業快速發展機遇,高質量編制完成商業航天產業發展規劃,錨定重復使用火箭發動機、航天級關鍵材料、動力系統共享測試服務等細分賽道,建設“商業航天產業園”。
2023年4月,蚌埠市揭牌成立商業航天產業園,規劃總面積2000畝,擬建設“火箭發動機生產、空天新材料生產、空天電子零配件、空天飛行器總裝、空天科技創新中心”五大功能模塊。
“蚌埠造”火箭發動機已交付市場、深藍航天液氧甲烷可重復使用火箭發動機將裝箭測試......目前,蚌埠商業航天產業園已集聚了九州云箭、凌空天行、星河動力、深藍航天等一批重點企業,涵蓋火箭發動機、火箭零部件、新材料、火箭箭體制造及總裝等產業領域。園區項目滿產后產值預計可達80億元以上。
仰望星空讓人充滿夢想,腳踏實地才能行穩致遠。蚌埠正步履不停、全力打造“可回收火箭之都”、商業空天產業重鎮。
文旅融合火爆出圈
要讓一個地方發展“動”起來,先得讓這座城市“熱”起來。2023年,一部《長月燼明》熱播,意外帶火了蚌埠,當地文旅產業迎來爆發式增長。數據顯示,去年“五一”期間,蚌埠市共接待游客417.6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4.94億元。南北分界線、珍珠女雕像網紅打卡點和古民居博覽園最高接待游客均超過10萬人次,諸多景區景點、特色街區等熱門區域實現客流、消費雙增長。
如何變“網紅”為“長紅”、轉“流量”為“留量”是蚌埠的“必答題”。
據蚌埠市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蚌埠抓住契機,開展網絡宣介活動,與多家頭部媒體合作設立超級話題,開展抖音創意短視頻大賽,吸引了大量自媒體和年輕人參與其中;依托文化旅游美食季主題活動,先后開展了龍蝦啤酒嗨玩節、龍湖音樂節、“幸福蚌埠 跑靚淮河”半程馬拉松等活動,推動城市“熱度”持續“在線”。
“流量”沖擊下,更考驗一個城市的“內功”。早在2021年,蚌埠市委就把“靚淮河”“促文旅”“創幸福”作為年度工作主線的重要內容,把文化旅游發展擺上了前所未有的位置加以推進。
隨著“靚淮河”工程的深入實施,淮河已成為一道靚麗的城市風景線;太湖世界文化論壇年會永久落戶中國(蚌埠)古民居博覽園;張公山青創集市、龍子湖游船、禾泉農莊等一批景點項目得到改造提升......近年來,蚌埠市立足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和迥異多彩的旅游資源,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不斷優化資源要素配置,蚌埠文旅“叫好又叫座”的“賣點”越來越多。
4月18日,在蚌埠禾泉小鎮,記者看到,前來開展研學游的團隊絡繹不絕。九尾狐雕塑、涂山苦情樹等打卡點吸引不少游客拍照留念。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民間有大禹“劈山導淮”的治水傳說,相傳禹在涂山娶妻、會盟諸侯。由漫畫《狐妖小紅娘》改編的電視劇《狐妖小紅娘月紅篇》就講述了涂山狐族的故事。根據漫畫情節,東方月初和涂山紅紅曾在苦情樹下定下了轉世續緣,待電視劇播出后,是否會再次引爆“城市流量”,不妨拭目以待。
禹風厚德,孕沙成珠。“蚌埠作為皖北區域中心城市,安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安徽要振興要崛起,皖北必須振興,蚌埠必須振興。”蚌埠市委書記黃曉武表示,蚌埠古乃采珠之地,又稱“珠城”。過去蚌埠一直在淮河南岸發展,近幾年已經跨過淮河到北岸建設淮上區,將來北岸發展起來后,城市就會像一個張開的蚌殼,兩邊都是欣欣向榮的城區。
責任編輯:賀鵬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