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個電話,會不會被竊聽;通過網絡傳送一份保密文件,途中會不會被他人截取……如今,越來越多的信息安全問題出現在人們生活中,如何讓傳送的信息絕對安全可靠?
量子通信,是一把打開信息安全傳輸之門的鑰匙。
近日,記者來到位于合肥高新區的中電信量子信息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電信量子集團),公司展廳內量子安全云印章、量子安全模組、量子SIM卡等一系列守護信息安全的量子科技產品一一呈現。
中電信量子信息科技集團副總經理王振介紹,通常認為,量子通信主要研究內容包括量子密鑰分發(量子保密通信)和量子隱形傳態。量子密鑰分發通過量子態的傳輸,在兩地的用戶共享無條件安全的密鑰,利用該密鑰對信息進行一次一密的嚴格加密,實現無條件安全的通信。
“一個人想要傳遞秘密給另外一個人,需要把存放秘密的箱子和鑰匙都傳給接收方,接收方只有用這把鑰匙打開箱子,才能獲得秘密。”王振解釋,由于這個鑰匙是量子形成的,有了量子的特性,所以,一旦有人動了這把鑰匙,傳送者會立刻發現。原有的鑰匙作廢,會生成一把新的鑰匙,直到確保接收方本人拿到秘密。
去年5月成立的中電信量子集團,發展時間雖短,“硬核產品”卻不少。
僅需一張量子SIM卡,就能實現量子技術帶來的通話保密效果;下載量子相關App,就可以實現信息的“閱后即焚”,信息安全無憂;一個指甲蓋大小的量子安全模組內嵌于量子安全智能燃氣表,就能將數據傳輸與量子安全技術緊密結合,為用戶提供穩定可靠的量子安全服務……目前,中電信量子集團推出的量子科技產品已有20多項,應用范圍涵蓋政務、應急、工業、金融等10多個行業。
在中電信量子集團,記者體驗了其中的一款產品“量子加密電話”。只需選擇兩部量子密話手機,就能實現保密通話,體驗感如同使用普通手機通話。
“兩部量子密話手機通話時,使用者不會有過多的‘感覺’,接通時,被撥打手機的屏幕會顯示‘量子密鑰協商中’。”王振告訴記者,雖然在使用體驗上沒有太大差異,但通話的內容其實已經被全程加密,且無法被竊取。
將量子安全技術融入中國電信主業務,當前,中電信量子集團已經形成“通話+量子”“網+量子”“云+量子”“平臺+量子”四大業務方向與“DICT+量子”全場景能力體系。
作為“國家隊”選手,中電信量子為何落子合肥?
“發展量子通信產業合肥優勢明顯。有關報告顯示,在量子信息科技領域,全球排名前五的城市,合肥位列其中。而在量子信息領域企業排名中,我國共有3家企業入圍前20強,均為合肥企業。”王振介紹,位于合肥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量子通信方面取得了許多顯著成就,其研究團隊在量子通信和加密技術領域擁有眾多創新性成果。
量子科技作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新興技術正如火如荼地加速發展,合肥一直是一片“量子熱土”。世界首顆量子通信衛星、世界首條量子保密通信“京滬干線”、世界首臺光量子計算機……一大批前沿科技成果在這里誕生,并加速從“落地生根”到“開花結果”。
近年來,合肥正全力打造“量子科技”“量子產業”雙高地,持續推動量子技術“落地”應用,已培育出國盾量子、本源量子、國儀量子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量子科技企業。
在構筑“量子+”產業生態上,中電信量子不止于量子通信,在量子計算領域同樣布局。去年,該公司發布了“天衍”量子計算云平臺,實現了“天翼云”超算能力和176量子比特超導量子計算能力的融合,是具有“量子優越性”能力的超量融合云平臺。
4月25日,中國科學院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定制研發的504比特量子計算芯片“驍鴻”成功交付,計劃接入“天衍”量子計算云平臺,開放給全球用戶使用。
王振說:“這將高效承載各領域用戶對有實用價值的問題和算法開展研究,加速量子計算在實際場景中的應用,引領量子計算生態的快速發展。”
責任編輯:賀鵬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