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界首市田營鎮吳橋村,有一位“明白人”。他對各項政策熟記于心,更是村民身邊的“萬能老師”,掌握村里各種技術活,他就是姜銀杰。
2009年,姜銀杰考上了湖南工學院。正值美好年華,一場車禍改變了他的命運,他落下殘疾,終身與輪椅為伴。2015年,姜銀杰家被當地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面對不幸,他沒有抱怨命運的不公,反而更加珍惜自己的人生。享受多種幫扶政策的姜銀杰,脫貧后決定用自己的知識回報家鄉父老。他應聘到村委會,承擔起相關材料起草、傳遞文書、為民服務大廳值班工作。“銀杰,這平安村的資料咋上報?”“你來看看一戶一案動態咋調整?”……村委會成員年齡結構偏大,不少人操作不好電腦,姜銀杰就把需要用到電腦的活攬了下來。
“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外出務工返村人員摸排臺賬,到各種相關資料的搜集整理,再到村里各種資料的上報,小姜一個人全能搞定。”吳橋村黨總支書記苑文舉說,本來很多工作不是姜銀杰職責范圍內的,但他工作熱情很高,總是積極主動承擔下來。
在做好村委會工作的同時,姜銀杰還主動承擔起脫貧政策宣傳解讀的任務。貧困戶劉蘭英一卡通遺失,導致部分補貼無法發放到位,老人十分著急,兒女都不在家,她找到姜銀杰。姜銀杰問清情況后,電話聯系了鎮政府相關部門,不到半天時間,劉蘭英的一卡通補辦成功。
“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到了最緊要關頭,我要繼續站好崗,做好政策解讀、資料填報等工作。”姜銀杰說,下一步,他打算成立一個網絡工作站,義務為村里的父老鄉親提供網絡查詢、尋求發布和資料下載等服務,力所能及地為村民提供幫助。(記者 楚楠楠 通訊員 劉文琴 趙麗娟)
責任編輯:桑小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