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客既然上了我的車,就是到我家里做客的客人,我有義務把他們服務好。”2013年開始,李志猛作為一名公交車司機,每天駕車在城市中穿梭。見到老人上車扶一把,看到扛著重物的乘客搭把手……憑著對公交司機這份工作的熱愛和多年來堅持不懈的付出,李志猛成了同事們口中的“大老李”,也成了寧國的“網紅”公交車司機。
細致入微服務乘客
11月2日上午八點,一輛4路公交車緩緩地駛入終點站寧國汽車站,待車輛停穩乘客下完后,李志猛攙扶著一個老太太緩步走下車,另一只手還幫老太太拎著一大包行李。李志猛將老太太帶到售票廳買完車票,又將老太太送上了開往水東的農班車。
“老太太帶的行李多,又不怎么認識路,我就順手幫了她一下,這是舉手之勞的事,也是我們應該做的。”公交作為一個服務性的行業,優質服務是關鍵。在從事公交司機工作的7年多時間里,每天出車之前、收車之后,他都會將車內的衛生仔細打掃干凈。雨天時,他會及時清理車內地板的水漬,防止乘客滑到;天晴時,他會及時清洗車身,保證車輛以最好的狀態在線運營。在老舊公交車還沒有語音報站器的那段時間里,生活中不善言語的他卻每到一站都當起了“報站器”和“溫馨提示員”。
寧國市的4路公交車每天往返于汽車南站和汽車站之間,從市中心穿城而過,沿途一共有26個站點,全程12公里,途徑了農貿市場、商之都等諸多人流、車流密集的區域,往返一次要40分鐘左右。早晚高峰時乘客十分擁擠,難免會產生矛盾。在工作中李志猛摸索出一個道理,乘客就像一面鏡子,你對乘客微笑了,乘客就會對你報以微笑,你用誠心、愛心、耐心服務乘客,乘客自然能換位理解。
熱心公益服務社會
李志猛不僅是愛崗敬業的模范,更有一顆樂于助人、熱心公益的心。
成為公交車司機之前,李志猛從事“的哥”的工作,寧國市區范圍內70歲以上的老人乘坐他開的出租車時全部免費。曾經有一位年輕人在路邊攔下了李志猛的出租車,確認了身份后,買了包香煙硬是塞到了李志猛的手里。說自己的父母曾經乘坐過李志猛的免費出租車,老人要求孩子看到李志猛后,一定要好好地感謝他。
雖然老年人免費乘車多多少少會影響收入,但他還是堅持了下來,并且在幫助別人過程中收獲到開心和精神上的滿足。在越來越多市民的口口相傳下,這座城市也都知道了他關愛老人的善舉,他所駕駛的出租車先后四次被授予“宣城市星級出租車”稱號,一次被授予“安徽省文明出租車”稱號。
工作之余服務社會,也是李志猛不變的追求和無悔的堅持。從1999年開始李志猛參加無償獻血,截至目前共獻了一萬多毫升。平時只要有空閑,他就投身到各類公益活動,參加愛之助助學活動,盡自己能力幫助一些困難的兒童;開展保護母親河活動,多次參與撿拾垃圾;參加共享藍天在市醫院的為愛指引活動等等。
因公受傷重新返崗
2018年1月3日凌晨,李志猛像平常一樣騎著自行車,趁著天微亮趕往長途汽車站公交樞紐發車,卻在途中不慎摔倒,造成脊柱嚴重受傷。醫生斷言他下半輩子將與輪椅為伴。
讓李志猛沒有想到的是,他的傷情引起了大家的關注。直到李志猛轉院到合肥接受手術的時候,還陸續有市民拎著慰問品到醫院探望。“沒想到我受傷能引起這么多人的關注,這么多市民和公益團體來給我獻愛心,這也更加堅定了我做公益的信心和決心。”
手術之后,李志猛積極參加康復訓練,僅僅用了八個月的時間,他就用剛毅和堅強戰勝了病痛,再次回到了他熱愛的工作崗位上。上崗之前,公司領導準備給他安排輕松一些的后勤工作,沒想到被李志猛一口回絕了。“我現在能開車,我還是去當駕駛員吧!這才是我應該工作的地方。”
如今,在寧國城區,只要坐上4路公交車,就有機會看到李志猛,聽到那熟悉的報站聲,看到他黝黑臉龐上散發出的真誠微笑。
出色的工作和熱情的服務也給李志猛帶來了諸多榮譽。他先后被評為“宣城市優秀共產黨員”、“宣城好人”、“安徽省交通運輸行業文明職工標兵”、“全國交通運輸系統勞動模范”稱號,先后獲得全國無償獻血的金銀銅獎。
“能夠獲得這些榮譽,是同事幫助了我,也是公司培育了我。”李志猛告訴記者,他將懷著一顆感恩的心,繼續做公交好司機,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回報關心他的廣大市民。(胡起 宣城日報記者 余慶)
責任編輯:桑小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