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奧運會乒乓球女單決賽中,部分網民發布攻擊詆毀言論,造成惡劣社會影響,引發公眾普遍反感。公安部網安部門依法打擊涉體育領域“飯圈”違法犯罪行為,目前已將興風作浪者刑拘。
“誰贏都是中國贏”——兩位中國運動員頂峰相見本令人振奮,部分狂熱粉絲的表現卻讓精彩賽事減分。賽場上一邊倒的應援做派,賽場外謾罵運動員、攻擊教練組的極端言論,拿的都是娛樂圈那套撕番位、搶資源的爛俗劇本。公安機關對挑事者果斷出擊,既是對運動員合法權益的保障,也符合公眾對清朗體壇的普遍期待。
近些年,流量經濟大行其道,“飯圈”文化無孔不入,體育圈早早受到波及。短道速滑奧運冠軍武大靖曾遭遇大規模網暴;樊振東、王楚欽等曾被極端粉絲困擾,公開表態“歡迎球迷拒絕飯圈”“希望大家能給喘息空間”。可依然有些人油鹽不進,正經比賽沒看幾場、具體規則一竅不通,無中生有的“幕后故事”倒是沒少腦補。在他們眼里,“只要偶像沒拿冠軍,那一定有黑幕”,接著就是想當然地挑戰一切、質疑一切,甚至將對手視為“敵人”報以惡意。如此戾氣,不僅給運動員的訓練生活帶來困擾,給隊友間增添不必要的麻煩,也與競技體育精神背道而馳。
“飯圈”之所以碰瓷體育圈,本質上在于有利可圖。不同于原子化的粉絲散戶,“飯圈”背后是分工明確、訓練有素的嚴密組織。評論區內整齊劃一的話術和內容,無不顯示出“策劃”“設計”的痕跡。在“粉頭”組織下,“以愛之名”的粉絲一邊生產數據、制造爭議,一邊用真金白銀參與運動員代言消費。而為了尋求商業利益,平臺和品牌也會借機推波助瀾,“飯圈”由此在經濟層面形成閉環。這恐怕也是為什么,很多粉絲總有“花錢有理”的執念,誤以為是自己為運動員帶來了更大價值。
競技場只看重成績,不相信流量,“飯圈”的游戲規則在體育圈行不通。優秀的運動員之所以能站上重大賽場,是因為他們的艱苦付出和自我超越。面對為國爭光的健兒們,保持該有的邊界感和分寸感,關注比賽本身,就是對運動員最大的支持。以喜愛之名,行作亂之實,自以為“我為你好”,實際上大扯后腿,不僅擾亂了正常的訓練比賽秩序,也是對運動員的傷害。
奧運冠軍鄧亞萍曾在采訪中表示,“喜歡某一位運動員,并且因為運動員而喜歡上某項運動,這都是特別好的事。但我們只講喜歡誰就好了,不用去攻擊別人,大家都是中國隊的,最重要的是彼此尊重。”體育場歡迎真球迷、拒絕假粉絲,離“飯圈”遠一點,我們才能真正感受到體育的魅力。
責任編輯:賀鵬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