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和對外交往的增加,跨境賭博犯罪呈現迅速蔓延的態勢。為充分發揮警示、教育、指引作用,最高人民法院近期發布了6件跨境賭博及其關聯犯罪典型案例。這些案例體現了人民法院對于跨境賭博以及衍生犯罪從嚴懲處的鮮明立場,展現了人民法院通過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靈活適用規范與政策,對跨境賭博犯罪予以全鏈條打擊和綜合治理的積極成效。
跨境賭博犯罪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其以我國公民為招賭、吸賭對象,侵害公民財產權利、影響社會秩序。此外,圍繞跨境賭博還衍生出諸多上下游犯罪,典型的包括黑惡勢力、敲詐勒索、洗錢等等。此次公布的虞某榮等66人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開設賭場、組織他人偷越國(邊)境、非法拘禁等案中,虞某榮等人以賭博為目的,形成了“以黑護賭”“以賭養黑”的黑社會性質組織,嚴重侵害公民人身權、財產權,也對國(邊)境管理和社會管理秩序造成了危害。
當前,跨境賭博犯罪具有跨境跨法域、易衍生危害等特征,行為人大多在境外,通過網絡或代理人開設賭場并設置賭局,同時為了維護其利益,又衍生出針對參賭人的借貸、勒索以及針對涉案財物的洗錢、掩隱等類型的犯罪。打擊跨境賭博犯罪,往往存在管轄權異議、執法差異等復雜的刑事司法協助問題,且很難覆蓋犯罪團伙所有成員,容易造成死灰復燃。因此,對于跨境賭博犯罪,必須全鏈條打擊、全方位治理,進行從治罪到治理的思維創新,推動跨境賭博犯罪治理工作進一步深化。
一是堅持全鏈條從嚴懲處。跨境賭博犯罪大多形成了類型化的產業鏈,其組織集團化、專業化明顯,分工細致,且每個環節都有可能橫向發展,形成新的違法犯罪活動。在實踐中,圍繞賭博的非法借貸、電信詐騙、敲詐勒索等違法犯罪極為普遍。因此,僅僅關注跨境賭博本身并不足以觸及其根源,應當堅持“反賭”“打黑”“追延伸”多管齊下,以系統化的思維處理跨境賭博犯罪,從境外源頭出發,盡可能溯及整個涉賭犯罪的產業鏈,以除惡務盡的態度打擊懲治跨境賭博及衍生犯罪,將此作為刑事司法實踐的首要目標。
二是合理把握寬嚴相濟刑事政策。跨境賭博犯罪具有涉及人員多、涉案行為復雜等特征,犯罪嫌疑人大多身處境外,行使司法管轄權并予以追訴難度較高。不僅如此,賭博犯罪的偵查破案大多遵循“由供到證”的一般規律,但跨境賭博的涉案人員和涉案證據都在境外,涉案人員不到案,案件證據就難以搜集認定。因此,充分合理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以寬濟嚴,通過規勸引導,促使涉案嫌疑人回國歸案,利用從輕、減輕處罰等情節,分化瓦解嫌疑人群體,既有助于促進案件審判落到實處,盡可能修復被破壞的社會秩序,彌補被害人損失,又能夠節約司法資源,實現以刑事審判助力社會治理。如在此次公布的唐某芬等開設賭場一案中,唐某芬到案后協助規勸5名同案被告人回國投案,且退清全部贓款并認罪認罰,被依法從輕處罰,充分體現了司法機關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教育挽救犯罪人員的效果。
三是構建全民反賭格局。賭博不僅嚴重影響人民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而且有違道德、敗壞社會風氣。通過刑事司法工作打擊賭博犯罪僅僅是治標,更重要的是從社會治理層面遏制、防范賭博滋生。目前針對反賭拒賭的預防宣傳教育體系尚不健全,大眾對于賭博和相關犯罪的危害缺乏了解,且公民個人信息保護意識仍有所欠缺,稍有不慎極易成為跨境賭博犯罪的被害人或者幫兇。因此,有必要進一步加大反賭拒賭宣傳教育工作,結合反詐反毒等宣傳,增強公民的反賭意識,提高識別賭博行為和個人信息保護的能力,形成全民反賭的社會風氣,讓“天下無賭”的美好愿景早日變成現實圖景。(作者包涵,系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偵查學院教授)
責任編輯:賀鵬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