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聽得懂顧客話”、價格實惠、技術不錯,湖南懷化理發師曉華近來爆火。而走紅后的曉華卻遭遇同行喊話:“干了十幾二十年,剪發還是30元,是對職業的不尊重。”
“這價格不低,我手藝只值這個價”,面對同行質疑,曉華的回應顯得誠懇而清醒。“30元理一次發”究竟是貴還是便宜,消費者心中自有一桿秤,畢竟判定“手藝價值”本沒有標準答案。正如胡同小館和高級餐廳各有滋味,在理發方面,有人專找10元快剪平價店,有人選擇數百上千元的“總監套餐”,價格梯度本就是雙向選擇的結果,也能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
而考慮到人力、店租等現實因素,定價不同顯然再正常不過。曉華的夫妻小店不拼裝修、設備樸素,幾乎純靠一把剪刀剪出了名聲。認認真真理發、踏踏實實做人,這才是曉華的流量密碼。可以說,30元的定價絕不會拉低一個行業的檔次,反倒是那些華而不實、套路如麻,還把高價位等同于“高檔次”的做派,才會毀了大家對理發師這個職業的好感和尊重。
這些年,理發價格一路看漲,常常是一進門“總監”起步、一看價百元起步、一坐下就是各種充值辦卡推薦不休。價格是高了,但技藝似乎并沒有同步,一些理發師還不愿意傾聽顧客的訴求,自我發揮意愿強烈,最后效果一言難盡。最惱火的還是全程推銷辦卡,雜七雜八項目亂加一通,以至于“想花30元理發結果花了數千上萬”的新聞層出不窮。如此這般,單純以真誠和專業取勝的理發師自然格外顯眼。
和衣食住行一樣,理發也是生活剛需,大多數人只想簡簡單單理個發,滿足這種大眾需求,才是對顧客的尊重。對此,相關方面應該進一步明確行業規范,比如,要求商家明示營業時間、服務項目、收費標準和注意事項等內容,并按公示的收費標準收費;再如,明確商家開始服務前應向消費者客觀真實地介紹服務項目的情況,經消費者同意后方能開始操作。加強規范、維護秩序,為消費者營造放心的消費環境,也能促進行業良性發展。
一個“曉華”的出現不可能顛覆理發行業,但她確實給同行們提了個醒——貨真價實,才是一家理發店的核心競爭力。
責任編輯:賀鵬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