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10月25日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全面深化改革 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近年來,宿州市聚焦企業主體、創新平臺、創新人才、創新生態重塑等重點領域,先后實施多項改革舉措,推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不斷激發各類創新主體的活力與動力,為加快創新型城市建設提供了強有力支撐。
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持續實施高企科小“雙倍增”行動。2023年,全市高新技術企業達477家,增長31.4%,增速居全省第四;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總數887家,增長99%,增速居全省第二。2024年,宿州市推薦三批高新技術企業共248家,二季度該項指標增速居全省第一;獲批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家,增長50%,增速居全省第一;已入庫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644家,正在公示261家。
健全完善創新創業平臺體系。南京農業大學宿州現代農業研究院、廈門大學宿州市新能源材料研究院、西北工業大學靈璧軸承研究院先后落地運營;皖北首個生物育種中心初步建成,南京農業大學牽頭組建,一期建設面積5000平方米;建設智算中心3個,算力達1933.4P,居全省第二。中國科技大學、安徽大學、浙江理工大學紛紛在宿州市設立技術轉移中心,淮海技術產權交易中心宿州工作站掛牌運營。杭州、北京“科創飛地”揭牌運營,在G60松江·安徽科創園設立“反向飛地”;中國礦業大學埇橋科技園建設有序推進。
強化創新人才“引用護聚”??v深推進“人才歸宿”行動,宿州學院近兩年共招引博士263人,博士總數達360人。14名專家教授入選省首批科技副總。“揭榜掛帥”項目鼓勵組建創新聯合體共同揭榜,榜單面向全國發布,“大豆振興協同創新工程”“土壤生態與可持續承載能力研究”分別由南京農業大學和中國農業大學牽頭揭榜,單個項目市財政支持500萬元。市級“揭榜掛帥”項目“土壤生態與可持續承載能力研究”,由中國農業大學聯合9家企事業單位組建創新聯合體共同揭榜;首次開展長三角合作專項,鼓勵長三角企事業單位聯合宿州市企業承擔市級科技項目。截至目前,宿州市共引育省級高層次科技人才團隊7個、市級高層次科技人才團隊38個,引育創新創業團隊70個,團隊核心成員達457人;人才團隊創辦的19家企業獲批高新技術企業認定,8家企業獲批省“專精特新”企業。
“二十條”打造一流創新生態。牢固樹立“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服務是第一營商力”理念,全力打造“科創福地、人才家鄉”服務品牌,把科學家當家人、把企業家(創業者)當親人,操真心、盡全力、共成長。高規格召開全市科技創新大會,發布“創新型城市二十條”,真金白銀予以支持,連續兩年市級科技創新獎補資金超億元。堅持問題導向、需求牽引,強化有組織科研,創新型開展新技術試驗示范推廣項目、長三角合作專項等,每年市級科技項目資金不低于1000萬元。2024年連續兩個季度高水平創新型省份建設“賽馬”綜合排名居全省第六位。成功舉辦科技活動周、安徽“雙創匯”走進宿州、“4510”校地聯合科創行動、“法護科創 院企同行”等活動;7項科技金融典型做法在全省作經驗推廣,2024年二季度末全市科技貸款增長45.2%,增速居全省第一。
下一步,宿州市將深入實施科教興市戰略、人才強市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持續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積極創建省級創新型城市,構建支持全面創新體制機制,全面推動科教融匯、科產融合、科才交融、科金融通,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為全面建設現代化新宿州提供有力科技支撐。
責任編輯: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