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何珂)近日,省委金融辦出臺《關于金融支持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若干措施》,從持續擴大信貸投放、加強科技創新金融支持、創新發展產業金融等方面,提出20條政策措施,支持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若干措施》提出,創新貸款貼息、風險補償、融資擔保等舉措,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投資、消費、外貿等重點領域,“兩重”“兩新”等重點項目,民營、中小微企業等薄弱環節信貸投放,保持信貸增速位居全國前列。同時,要創新發展產業金融,推深做實產業金融試點,發展“投、貸、擔、保、補”等金融組團服務模式,探索組建未來產業發展基金,創新“商業化金融+政策性金融”等組合服務方式。
針對緩解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若干措施》提出,用好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推進小微企業融資服務常態化,落實中小微企業無還本續貸政策,鼓勵金融機構服務下沉,提升融資服務可得性,更好滿足民營、中小微等企業融資需求。同時,進一步加大對民營企業融資增信支持,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支持民營經營主體融資擔保業務比重不低于80%,中小微企業年化平均擔保費率不超過1%。
當前,我省已經構建了覆蓋企業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支持體系,如何進一步助力科技創新?此次《若干措施》明確,要打造科技金融“安徽品牌”,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創新的政策和機制。組織金融機構主動對接合肥濱湖科學城實體化改革,加大對科技成果轉化應用、高能級創新平臺建設的金融支持;加大金融支持“科大硅谷”建設力度,引導金融機構開發科創賦能貸等特色科創金融產品,推進開展科技企業員工持股計劃和股權激勵貸款試點;創新發展“小科金融”,強化對“原始創新—場景應用—中小微企業”等科技創新“總對總”金融服務。支持科技型企業發行科技創新公司債券、科技創新票據、知識產權資產證券化(ABS)等。
此外,《若干措施》還從加強金融支持提振消費、保障重大項目融資、優化外資外貿金融服務、推進養老金融發展、提升普惠金融質效、促進綠色金融發展、強化數字金融賦能、推進金融服務區域協調發展、推動保險業高質量發展等多方面提出了政策措施。
責任編輯:王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