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安徽省生態環境廳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全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情況。
近年來,省生態環境廳按照“分類施策、梯次推進、建管并重”的原則,扎實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截至今年7月,全省累計完成5281個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治理率從“十三五”末的13.6%提升到35.8%。今年以來,我省共完成593個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治理率較2023年底提高了4個百分點。
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有四類村莊是生活污水治理的重點,會得到優先治理。這四類村莊分別是鄉政府駐地或人口居住較集中的中心村;生活污水亂倒亂排嚴重、廁所糞污去向難以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村莊;位于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生態敏感區和重點湖庫周邊的村莊;引江濟淮沿線的村莊。
農村污水治理,事關群眾切身利益。值得注意的是,省生態環境廳指導各市謀劃儲備中央農村環境整治項目,爭取中央財政資金支持。“十四五”以來,我省已爭取中央農村環境整治資金9.5億元。
省生態環境廳總工程師賈良清表示,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相關情況已被納入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和長江(安徽)經濟帶生態環境警示片內容。下一步,省生態環境廳將指導各地因地制宜,選擇合理的治理模式和技術工藝,以實現“三基本”為導向,梯次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記者 汪應智)
責任編輯:王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