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蕪湖港國際集裝箱碼頭,一個個裝載著汽車整車的集裝箱被轉運至等候的貨輪上。據了解,該批貨物將通過“聯動接卸”模式在運抵上海后直接發往海外。
“水運運力大,港口多條航線直達,加上海關推出的‘聯動接卸’通關模式,為我們節約了大量的時間和物流成本,實現了出口汽車即裝即走。”奇瑞國際公司關務負責人蔡文雯說,“與之前‘陸水中轉’模式相比,‘聯動接卸’模式每標箱能節約物流成本600元。”
蔡文雯口中所說的“聯動接卸”監管模式,是指將蕪湖港視同上海洋山港的接卸地,實施“聯動接卸,視同一港”整體監管,該模式下,出口貨物可以從蕪湖直接“登船出海”,省去轉關申報和二次運抵等通關手續,節約港口中轉作業時間,通關時間平均壓縮50%,有效降低出口成本,提升企業出口競爭力。
“今年以來,我們大力服務支持安徽‘首位產業’發展,深入汽車生產企業開展調研,多層次優化監管服務,精準助力汽車出口。”合肥海關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前7個月,安徽省出口汽車49.38萬輛,同比增長27%,出口數量排名全國各省市首位。
據悉,合肥海關針對企業汽車整車、滾裝船裝運等不同出口需求和各出口國政策,“一票一策”定制通關出運方案,同時持續加大運力保障,成立專項工作小組,開展專班航線、外貿直航等重大項目調度,開通首條外貿直航近洋航線,實現“蕪湖—海參崴”新能源汽車集裝箱出口直航,量身定制“奇瑞”號中歐班列監管方案,助力開拓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市場。
服務保障做“加法”,成本流程做“減法”。日前,在蕪湖海關碼頭的政務服務大廳,一名海關關員正在為企業申報的一批出口國產汽車整車在線簽發中國—東盟自貿協定原產地證書。
“依托‘智能審核+自助打印’智慧審簽新模式,企業不用跑腿便可在線打印,流程辦理上更加便捷。今年以來,我們已為轄區出口汽車簽發各類原產地證書599份,累計減免進口國稅款約1.2億元。”蕪湖海關綜合業務一科副科長徐敏說。
為助力出口汽車企業進一步降本增效,合肥海關成立專項工作小組,做好適用證書分析,精準指導企業出口印度尼西亞的部分整車區別化選擇降惠幅度更大的RCEP原產地證書,為企業節約進口國關稅比例10%。同時,為壓縮裝運、查驗環節的時效,及時協調港口部門為企業在碼頭內設立汽車整車裝箱專用場地,采用整車駛入、空箱調撥進入專用場地,實現即裝即運,流程時間壓縮30%以上。“我們還充分利用口岸機檢設備、輻射探測等科技手段,盡可能采用‘非侵入’方式實施查驗,降低企業因開箱查驗所增加的經濟和時間成本,提升企業獲得感。”合肥海關有關負責人說。
■ 記者 何 珂
責任編輯:王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