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條件差、醫院周邊公共交通不便、老舊院區設施落后……安徽省群眾在就醫時可能遇到的問題有望得到緩解。9月1日,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從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獲悉,安徽省正在推進老院區基礎設施改造,推動公立醫院住院設施提檔升級,預計到2027年,全省二級以上公立醫院2~3人間病房比例超過80%。
城市更新是提升城市功能品質、改善群眾生活條件的重要舉措,也是提升城市內涵、優化存量空間的重要抓手。省級頭部公立醫院的高質量發展則對全省優質高效醫療服務體系建設和疑難重癥診療水平提升具有重要的牽引作用,為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提供有力保障。為更好提升頭部公立醫院服務能力、解決區位因素帶來的諸多問題,安徽省正在扎實推進老院區基礎設施改造,聚焦統籌推進重大醫療衛生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公立醫院病房條件和改善公立醫院環境三個方向十項任務。據悉,安徽省近年來加大對公立醫院發展投入,通過床位定額補助、安排專項補助、基本建設投資、發行地方政府專項債等多種形式,保障公立醫院基本建設、設備購置、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等投入。
在推動醫療機構病房改造提升方面,安徽省將優先支持醫院將具備條件的四人間及以上病房改造為二人間或三人間,鼓勵具備條件的醫院適當增加單人間比例,推進適老化、便利化改造,優化病區內部流線布局和醫院停車設施,提升標準化、智能化、人性化水平。預計到2027年,全省二級以上公立醫院2~3人間病房比例超過80%”。在醫院病房改造提升項目方面,安徽省共編制項目166個,建設改造總規模約331.5萬平方米,總投資約88.43億元。同時,安徽省組織各市加強醫療設備更新、病房改造提升等領域項目謀劃儲備,加快推進項目前期工作。
為了最大限度滿足群眾就醫的交通需求,安徽省結合群眾需求,優化調整包括公立醫院周邊在內的公交線路設置及運營。其中,合肥市新開通58路北城專線,方便沿線居民前往省立新院、老院區就醫;為減少下車就診步行距離,調整“安醫附院”站位置。黃山市為進一步滿足中心城區市民就醫出行需求,擬定調整12路及延伸220路、230路、5003路公交線路?;幢笔虚_通了8條就醫專線等,更好地滿足了群眾就醫需求。
盡管安徽省在推動老舊院區設施更新方面做出了一定的努力,但距離滿足群眾對優質醫療資源的需要、提高老百姓就醫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仍然有許多工作要做。針對部分代表、委員在省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期間提出的《關于公立醫院老院區住院設施改造提升的提案》,省住建廳近日給予答復,將進一步推動公立醫院住院設施提檔升級,滿足人民群眾高質量、多元化、個性化醫療服務需求。
據悉,安徽省將把頭部醫院周邊公共服務設施改造優先納入城市功能品質活力提升專項行動中。評定城市更新示范片區、申報省級城市更新專項獎補資金時,在依法依規情況下,向包含院區周邊公共服務設施更新改造的片區或項目傾斜,爭取提供更多的資源和資金支持。持續提升公共交通服務便民水平,提倡綠色出行,優化公交線網布局,合理規劃并嘗試開通直接連接多個重要院區的公交線路,確保患者及家屬能夠快速便捷地到達所需醫院,減少乘客步行距離和換乘次數,為群眾就醫出行提供公共交通服務保障。
通過深入調查研究,進一步了解省級公立醫院老院區住院設施存在的問題和缺陷,指導各市、有關單位做好項目儲備和前期準備工作,依規申報,積極爭取中央資金支持,加快補齊病房環境與設施短板。持續以項目為依托,從推進重大醫療衛生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公立醫院病房條件、改善公立醫院環境三大方面,逐步推動公立醫院住院設施提檔升級,進一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層次醫療服務需求。另外,加大融資扶持,對于公立醫院老院區設施改造中涉及設備購置、設施更新等融資需求,指導公立醫院通過各級融資擔保機構,為符合條件的公立醫院信貸、發債等提供融資便利,降低企業融資風險。(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姜志遠)
責任編輯:王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