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記者 史洪芳)安徽省是全國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的三個整省試點省份之一。8月30日上午,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5月,安徽在全國率先出臺了整省試點工作方案,配套出臺了試點工作辦法,以及政策50問工作指引。截至目前,今年承包到期的437萬農戶中,已有185.9萬戶簽訂了延包合同,占比超過42.5%。安徽將用3年左右時間,基本完成全省1200萬農戶的二輪土地延包工作。
省委農辦主任、省農業農村廳廳長汪學軍
省委農辦主任、省農業農村廳廳長汪學軍介紹,安徽省將二輪延包整省試點作為深化農村改革的“一號任務”。2020年以來,安徽參加了國家全部4批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試點,不僅總結提煉出延包“八步工作法”,還對無地少地農戶要地訴求、消亡戶的界定、非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延包、“小調整”的把握、婦女等特殊群體承包權益的保護、確權確股不確地等農民群眾關注的6方面共性問題,探索出有效的解決路徑。
安徽將用3年左右時間,基本完成全省1200萬農戶的延包任務。為落實好延包政策,安徽將堅持延包原則底線,以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成果為基礎,以第二輪土地承包合同到期為起點再延長承包期30年,不得推倒重來、打亂重分,確保絕大多數農戶原有承包地保持穩定。采用“地、利、崗、保”相結合的方式,妥善解決無地農戶和少地導致生活困難農戶的合理訴求。依法保護好婦女、進城落戶農民等重點群體土地承包權益。同時,全面開展摸底調查,按照延包試點工作規程明確的程序,全面開展合同網簽,加強檔案管理,做好土地承包合同管理與不動產統一登記有序銜接,規范開展延包工作。
此外,安徽將加強風險防范,嚴格把握承包地“小調整”范圍,嚴格管理機動地和新增地源,嚴格控制確權確股不確地,健全多元化的矛盾糾紛解決機制,積極穩妥推進承包地暫緩確權登記、占用承包地建房、承包地退耕還林、承包地權屬糾紛、采煤區承包地塌陷等問題化解,確保延包工作穩妥有序推進。
責任編輯:王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