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記者 史洪芳)10月15日,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在推動安全生產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中,安徽省堅持以大概率思維應對小概率事件,深入開展重點行業領域安全整治,推動隱患清倉見底、動態清零,重點進行“全面體檢”、“治大病”、“治小病”、“治未病”四種類型專項治理。
安徽省應急管理廳副廳長 龐士磊
安徽實施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聚焦礦山、化工、建筑施工、道路交通等重點行業領域,強力推進重大事故隱患動態清零、安全科技支撐和工程治理、安全生產精準執法和幫扶等“八大行動”,實施一批“人防、技防、工程防、管理防”措施,提高本質安全水平。行動開展以來,各級各部門檢查企業45萬余家,整治重大事故隱患9981項,安全升級改造、淘汰落后產能及設備工藝5.3萬項。
聚焦“治大病”,安徽深刻汲取同類事故教訓,組織開展學校消防專項整治、消防安全除患攻堅整治、“打通生命通道”專項整治等治理行動,全面排查“九小場所”、多業態混合生產經營場所、人員密集場所等“三類場所”,集中整治違法違規施工作業、堵塞安全出口、違規設置防盜網和廣告牌等突出問題,檢查單位7.6萬家次,督促整改火災隱患6.7萬處,拆除違規設置的鐵柵欄、防盜網、廣告牌14.5萬平方米。
針對安徽非煤礦山領域發生零星事故這一問題,安徽深入分析近8年非煤礦山事故原因,提出“十個一律”嚴管措施,部署開展主要負責人履職情況專項檢查、隱蔽致災因素普查、尾礦庫“頭頂庫”綜合治理、重點礦山專項整治等,省市縣三級安全監管部門共組織開展執法檢查1851礦次,發現并整改問題隱患6224項。去年安徽非煤礦山事故總量歷史性下降到個位數,今年發生非煤礦山事故4起、死亡5人,保持“雙下降”趨勢。
此外,把隱患當成事故來對待,發現重大隱患,比照事故進行調查,查明原因,追責問責。安徽建立了重大事故隱患數據庫,實行清單化管理,針對安全生產督察和督導發現的重大隱患實施掛牌督辦,針對群眾關注的、有抬頭傾向的風險隱患,以及新行業新業態進行專項治理,部署開展了電動自行車、群租房、婚紗影樓、樓道等整治行動,防風險于青萍之末、治隱患于未發之時。
責任編輯:王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