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記者從安徽省安全生產委員會獲悉,治本攻堅三年行動開展以來,全省上下以企業“點”上重大隱患整治為切入點,帶動相關行業“線”上舉一反三發力整治,促進各地“面”上重大隱患得到真查實改、真整實治。目前,2024年重大事故隱患19312項,整改率98.5%,未完成整改的均落實管控措施。
依托“全國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信息系統”,采取“一市一點評”“面對面推動”等多種方式,省安委會辦公室充分發揮牽頭抓總作用,分類調度分析16個市、省直有關部門及中央在皖和省屬重點企業重大事故隱患整改情況。
對于進展緩慢的單位,省安委辦通過提示提醒、通報曝光等方式,推動重大事故隱患閉環整改。目前,2023年排查發現的10027項重大事故隱患全部完成整改并銷號,2024年排查重大事故隱患19312項,重大事故隱患整改率98.5%,未完成整改的均落實管控措施。
在嚴管控遏“增量”方面,新質生產力正發揮重要作用,以新質生產力助力本質安全提升。當前,全省已建成城市生命線、尾礦庫、危化品等多個安全風險監測預警系統,實時監測危化品重大危險源829個,尾礦庫102座,燃氣、供水、排水等地下管網2.9萬公里、橋梁325座,及時響應處置各類預警信息48.2萬余次,將風險隱患消除在萌芽之時、成災之前。
此外,安徽省還以省委、省政府名義開展安全生產督察,精準施策防“變量”。省安委會還會定期開展季度督導,緊盯責任措施懸空等突出問題,“一竿子插到底”排查整治風險隱患。
各級各部門匯編55項重大隱患判定標準,利用“線上+線下”“集中+自學”等多種方式,將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宣貫到基層、到企業、到一線、到員工。行動開展以來,開展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宣貫覆蓋92萬余人次,嚴防判定不準確造成重大事故隱患漏管失控。
合肥通客戶端-合報全媒體記者 朱汗翔
責任編輯:王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