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前夕,安徽人工智能產業先導區啟動活動在合肥舉辦,這不僅標志著安徽省內首個人工智能全產業鏈創新生態空間正式啟動,也意味著離該省“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行動計劃”提出的“打造不少于四種型號人形機器人”的目標更近了一步。
去年12月,安徽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公布的《安徽省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4—2027)》明確,到2027年,構建安徽省人形機器人產業的“23456”創新體系和產業生態,建成在國內具有重要影響力的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高地。打造合肥、蕪湖兩個產業先導區;建設人形機器人省級創新平臺、中試驗證平臺、招引孵化平臺等三大平臺;打造不少于四種型號具有國內代表性的人形機器人整機。
安徽省科技廳廳長趙明表示,安徽正聚焦統籌人工智能發展和安全,深入開展“人工智能+”行動,計劃設立人工智能場景創新項目,支持垂域模型研發攻關和行業應用,推動各地各部門因地制宜開展AI+典型示范應用。
其中,人形機器人被認為是機器人領域中技術的“集大成者”,引領當前智能機器人產業發展的新潮流。2024年7月與12月,安徽省在5個月的時間間隔里相繼推出了“啟江一號”和“啟江二號”兩款人形機器人。
其中,“啟江一號”人形機器人身高1.7米,體重55公斤,全身擁有36個自由度。其整合了感知、決策和執行系統,確保機器人能夠在復雜環境中實現高效自主運作。“啟江二號”人形機器人身高1.8米,體重60公斤,全身擁有38個自由度,配備多個視覺感知傳感器、高精度慣性測量單元和高精度六維力傳感器。相比于“啟江一號”,“啟江二號”在“智慧大腦、敏捷小腦和強健肢體”方面均實現性能提升。
目前,安徽省在人形機器人領域具有一定的發展基礎和技術積累,涉及人形機器人高校院所研發核心團隊10多個,產業鏈關聯企業40多戶。按照計劃,安徽將推出面向制造、應急、商貿物流、醫療健康、家庭服務、文旅服務等六大領域場景的多類型人形機器人產品。
作為該省兩個產業先導區之一的蕪湖市也提出了自己的規劃,該市將聚焦未來技術攻關、技術創新策源等開展“十大行動”,依托先導區建設打造人形機器人與智能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新格局。
安徽省工信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安徽將在做優整機、鍛造長板、補齊短板、共建生態四大領域集中發力,不僅要開發面向不同場景和領域的專業化人形機器人,還要發展超腦硬件及控制系統,并構建省級“創新平臺+產業基金+招引孵化基地”創新體系。(記者 陳華)
責任編輯:王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