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從安徽省發展改革委了解到,2024年,安徽錨定“三地一區”戰略定位,堅持以產業振興為引領,重點打造皖北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新能源、新材料、綠色食品四大重點產業集群,推動新型工業化城鎮化和鄉村振興融合發展,不斷增強皖北地區高質量發展動能。
亳州、蚌埠機場將建成運營
據介紹,皖北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產業,以專用車、零部件、后市場為突破口,已集聚汽車產業鏈企業893家,占全省的19.9%。新能源產業,重點打造光伏、儲能、氫能、生物質能、資源循環利用五大產業集群,落地項目367個、總投資2296.5億元,占全省的47.72%和37.67%。
新材料產業,聚焦硅基新材料、生物基材料等重點領域,加快建設一批專業園區,集聚專精特新企業437家、國家級“小巨人”企業35家。綠色食品產業,在五大產業集群總體布局下,淮南牛肉湯、符離集燒雞、亳州藥膳等細分領域產業快速發展,全產業鏈產值達3000億元以上。
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合新高鐵、淮宿蚌城際、阜淮城際鐵路加快建設,皖北高鐵網進一步織密。亳蒙高速標里樞紐至渦南互通段、合周高速臨泉樞紐至皖豫界段建成通車,標志著安徽省高速公路從“縣縣通”邁入“縣城通”時代,全省所有縣城區實現15分鐘上高速。 亳州機場開始校飛,蚌埠機場進入室內裝修收官階段,皖北機場群將再添新成員。沱澮河航道臨渙船閘工程通過驗收,皖豫水運關鍵節點被打通。接續實施皖北地區群眾喝上引調水工程,皖北新增405萬人喝上引調水。
新增城市停車泊位17.1萬個
新型城鎮化建設方面,支持靈璧、蒙城、濉溪、界首等縣(市)開展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示范試點工作。著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質,新增城市生活污水日處理能力11萬噸,更新改造市政污水管網1000公里,新增城市停車泊位17.1萬個、“口袋公園”131個、城市綠道120公里。扎實推進和美鄉村建設,新建精品示范村67個、省級中心村343個。
加快皖北承接產業轉移集聚區建設,深化滬蘇浙城市結對幫扶皖北城市機制,推深做實省內南北合作共建,一批示范性、引領性重大項目相繼落地。充分發揮合肥都市圈輻射帶動作用,合六經濟走廊、合淮產業走廊建設加快推進。積極推動淮河生態經濟帶建設和蘇皖魯豫省際交界地區協同發展。
實施皖北地區空氣質量提升攻堅行動,PM2.5平均濃度41.0微克/立方米,好于年度控制目標。持續改善皖北地區水環境質量,安徽省淮河流域90個國控斷面水質優良比例為85.6%,無劣Ⅴ類斷面。實施綠美江淮行動,完成人工造林約5萬畝。大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完成改廁15.3萬戶、黑臭水體治理1405個。
皖北增加優質中小學校112所
加強高校畢生等重點群體就業服務,舉辦“招才引智高校行”活動200余場,提供就業崗位11.3萬個。啟動實施皖北地區基礎教育優質資源擴容工程,向皖北導入優質中小學校112所。
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深化產教融合,組建5個高水平省級現代產業學院。加快推動2家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在蚌埠、阜陽各布局1個省級區域醫療中心,支持建設4個省級區域(專科)醫療中心。新增保障性租賃住房1.7萬套(間),完成棚戶區改造6.5萬套。
大皖新聞記者 劉旸 通訊員 章韜
責任編輯:王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