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省油菜陸續現蕾抽薹,進入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并進期。2月18日,記者從省農業農村廳獲悉,目前全省油菜苗情總體較好,但存在冬春連旱、倒春寒等風險。為此,省農業農村廳日前發布了《2025年全省油菜春季田管技術指導意見》,要求各地做好油菜春季田管和防災減災工作。
意見指出,受前期旱情影響,農戶普遍對清溝排漬重視不夠。對易發生漬害田塊,要做好田外排水溝的疏通和排澇設施維護,確保溝系暢通,實現明水能排、暗水能濾,提早防范區域性季節性陰雨漬害,促進油菜根系生長發育,防止早衰。
春季我省氣溫起伏較大,易出現倒春寒天氣,導致抽薹油菜薹莖受凍斷裂。應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備好速效肥、抗寒劑等物資和設備。在寒潮來臨前,選擇晴天氣溫高、葉片干爽時在葉面噴施抗逆劑,提高油菜防寒抗凍能力。已出現凍害的田塊,在晴天及時清理凍死植株和葉片,割除受凍薹莖,并視苗情補噴藥肥。
意見強調,各地要結合降雨或灌水,根據油菜長勢適時施用返青肥。對旺長田塊,要適度控制肥水,少施肥或不施肥。受凍油菜較正常油菜抗性降低,更易引發病害,需重點關注。一旦田間病蟲情發生擴散,盡快噴施對路藥預防。
針對目前油菜聯合機械收獲損失率偏高等問題,意見指出,在條件適宜情況下,可推薦采用分段機械收獲。在全田80%左右油菜植株呈枇杷黃時,用割曬機或人工割倒,晾曬4天至5天后,再用機械撿拾脫粒。
(記者 衛曉敏 實習生 汪詠琴)
責任編輯:王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