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和縣的省駟馬山引江工程烏江站的5號機、6號機啟動運行,駟馬山灌區進入春灌模式。
今年以來,駟馬山灌區降雨量較常年平均偏少七成,滁河水位持續降低,加之灌區種植結構有所調整,需水量明顯增加。同時,沿滁河部分鄉鎮農飲水廠取用滁河水也出現困難,省駟馬山引江工程管理處及時調度,啟動機組供水,目前已提引長江水近400萬立方米。
據了解,駟馬山灌區屬大(1)型灌區,為安徽省第二大灌區、全國最大的提水灌區,涵蓋滁河上、中游和池河上游地區。灌區以提引長江水為主,規劃為五級提水,總揚程46.5米,裝機33臺8.34萬千瓦,設計灌溉面積365.4萬畝,涉及皖蘇兩省4市10個縣(市、區)。
2月20日9時,位于固鎮縣的省淮水北調工程固鎮泵站機組啟動,正式開啟淮水北調工程2025年度第二輪調水,截至2月23日8時固鎮泵站已調水640萬立方米。
去冬今春,皖北地區無有效降水,淮北、宿州兩地河湖蓄水量日趨減少。同時,隨著皖北地區群眾喝上引調水工程逐步投入運營,地表水取用量攀升,亟待通過外調水源進行補充。省淮水北調工程管理中心應勢而動、因情施策,將先后啟用5級泵站,計劃抽調香澗湖存蓄水和南水北調東線一期水量1200萬立方米,全力保障淮北、宿州兩市城鄉居民生活用水以及沿線工農業生產和生態用水。(記者 湯超)
責任編輯:王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