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下午,“四下基層”與黨的群眾路線——全國黨刊全媒體沿著總書記的足跡主題采訪活動在我市持續開展,采訪團一行福安市坦洋村采訪調研茶產業發展情況,探尋“喝過坦洋工夫茶,人走情常在”的動人故事。
坦洋村是馳名中外的“坦洋工夫茶”的發祥地,有著生產“坦洋工夫茶”的悠久歷史和深厚文化底蘊。坦洋工夫紅茶作為閩紅“三大工夫”之首,1915年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2015年成為意大利米蘭世博會中國館全球合作伙伴和唯一指定用茶,先后獲得“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中國馳名商標”等稱號,成功入選首批中歐地理標志協定保護名錄。
一茗茶香惠萬家。坦洋村的精彩蝶變給第一次來寧德的湖北省委政策雜志社通聯員朱全超留下深刻印象: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12年的12465元增加2022年的31695元,茶業產值由3400萬元增加到2022年的2. 5億元。多年來,坦洋村以打造富裕文明生態和諧宜居可持續發展的新坦洋為目標,充分利用獨特自然生態和人文歷史資源優勢,堅持“村、人、茶、文、旅”五位一體有機結合,帶動茶旅經濟發展,助推鄉村振興。
“茶香濃郁!口感上佳!”在古色古香的坦洋茶場,采訪團對坦洋工夫紅茶贊不絕口。中國共產黨四川省委員會《四川黨的建設》雜志社采編二部副主任范吳瑕就是其中一員。她表示,坦洋工夫紅茶歷史悠久,工藝精良,品味獨特。回到家鄉后,她要把坦洋工夫紅茶推薦給身邊的親朋好友,一起回味這縷來自青山綠水的芬芳。
山美海美人更美,茶香樹綠水更清。“‘兩山理論’在閩東這片紅色的土地上如此深入人心,讓我為之興奮。從當地政府到鄉村發展帶頭人,他們切實發揮了領頭雁作用,始終把服務群眾、造福群眾作為基層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通過綠色發展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新動能。”范吳瑕說。
《新聞戰線》雜志社副總編冷梅表示,從近兩年福安茶業亮眼的產值數據上可以看出,福安市在統籌謀劃茶產業,扎實推進頂層設計、品牌推廣、產品創新等方面下足了‘真功夫’、練就了‘真本事’,取得了顯著成效。茶業的興起、寧德的發展實踐證明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為寧德點贊!”(記者 朱靈塬 劉宵鵬)
責任編輯:王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