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記者 汪婷)高性能無人駕駛激光除草機器人,自然長度超42毫米、細度僅14微米的罕山羊絨,比進口碳鋼絲更細、硬度更硬的鎢絲,可存儲232度電的工商業儲能柜……
近年來,作為蒙東高質量發展排頭兵,赤峰市凝心聚力闖新路、進中游,創“新”提“質”的萬千氣象涌動,匯聚成高質量發展的團團星火。
轉型升級,“轉”出新動能
對于銅冶煉企業而言,降低能耗、提高清潔生產水平是可持續發展的“生命線”。
在赤峰云銅有色金屬有限公司熔吹煉車間,一臺新型雙側吹熔池熔煉爐和一臺多槍頂吹連續吹煉爐通過溜槽連接,經連續作業即可產出含銅99%左右的粗銅,兩步完成了銅精礦—粗銅連續冶煉的全過程,同時消化了電解全部產能的殘陽極。
這就是赤峰云銅在國內率先淘汰PS轉爐后成功研發的新工藝——赤峰雙爐連續煉銅技術。
赤峰云銅有色金屬有限公司車間。實踐雜志社供圖
該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赤峰雙爐連續煉銅技術有效解決了銅冶煉生產吹煉工序中存在的含硫煙氣無組織逸散和難收集難題,實現了低能耗、低成本和清潔生產提檔升級。就在前不久,還入選了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十大綠色低碳先進使用技術。
一直以來,赤峰云銅通過持之以恒的技術創新、技術升級,全面推進能源管理和節能減排,為加速高質量發展和打造世界一流銅冶煉企業提供了強大的發展引擎。 2023年實現電解銅產量44.44萬噸、黃金7.2噸、白銀186.7噸、硫酸176.7萬噸,工業總產值約287.75億元。2023年獲得全國重點用能行業能效領跑者,今年1月又榮獲國家級綠色工廠稱號。
作為資源富集型城市,赤峰市是“中國有色金屬之鄉”,有色和冶金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80%,是全市工業經濟發展的傳統優勢和支柱產業。
為改造升級“老字號”,赤峰市廣泛應用數智技術、綠色技術賦能提質,把傳統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堅持在現有產業基礎上提高產品技術含量,不斷為傳統產業加裝新引擎。企業紛紛加入“改造升級大軍”,向技術要效益,努力在舊格局中“轉”出新動能。
數實融合,擁抱新業態
“揭秘”一件羊絨衫是怎么從養羊到“薅羊毛”紡紗,再到成衣的全流程;如何辨別羊絨制品的品質,如何養護一般人眼里“嬌氣”的羊絨面料……在短視頻平臺上,赤峰東黎羊絨股份有限公司的品牌賬號下,有著非常多“講實在事有獲得感”的短視頻,并且具有很高播放量。
世界羊絨70%產自中國,中國羊絨70%產自內蒙古,內蒙古羊絨25%產自赤峰。赤峰市是全國最大的絨毛產區之一,也是國內較大的羊絨集散地,每年有1000多噸羊絨在這里被運送到世界各地。
赤峰東黎羊絨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4月。以科技創新引領,以優質的“白中白”無毛絨為支撐,2013年5月,東榮集團成為了上百個國際品牌的代工廠。
赤峰東黎羊絨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向采訪團介紹企業發展情況。張耀東/攝
“同樣品質的羊絨大衣,國外大牌能買到10到20萬元,國內只能賣2到3萬元。”集團董事長程旭東感受到了代工廠的隱憂:“中國的羊絨質量在世界上是頂級的,如果一直做外貿加工,是沒有多大發展空間的,每年的出貨量、利潤都受制于人。國內的人工漸漸漲價,很多低端的羊毛加工已經漸漸轉移到了東南亞,甚至非洲。”
2021年,公司調整戰略模式和產業布局,從傳統外貿模式進行數字化轉型,拓展電子商務渠道、從線下走到線上,增加跨境電子商務業務。通過將外銷內銷電商整合,利用平臺優勢資源,走抖音電商的這條與時俱進特色的品牌發展之路。
抖音短視頻可以帶給消費者不一樣的體驗,而直播帶貨更能讓品牌與消費者產生互動,增進對商品的了解。在不斷的努力下,東黎羊絨運營團隊通過改進視頻內容、創建不同的抖音賬號,拉近與消費者的距離,實現了粉絲數量的不斷增長,品牌銷量的持續突破。2023年雙11期間完成銷售同比增長300%,羊絨節銷量增長5倍,品牌賬號的抖音粉絲達到52萬。
平臺先行,集聚新資源
科技創新,平臺先行。科技創新平臺對集聚創新資源、攻克關鍵核心技術、營造創新生態實現科技自立自強具有重要意義。
踏入赤峰市高新區規劃展示館,透過透明玻璃地磚,腳下被點亮的園區電子規劃展示圖頗為亮眼。
高新區規劃展示館。張耀東/攝
赤峰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不僅是赤峰市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平臺,還是創新策源地和高端產業的集聚地,總規劃面積77.9平方公里,“一區四園”的空間規劃布局,包括東山產業園、紅山產業園、寶山產業園和松山產業園。
高新區寶山產業園。實踐雜志社供圖
為了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著力提升產業“高”“新”成色,赤峰市精心打造了赤峰產業創新研究院,助力聚集更多創新要素,釋放更強創新動能。研究院針對現有產業基礎,在高新理念、高新技術和工藝、高新企業和產品、高新人才上重點發力,全力打造成赤峰科技創新的高地、高質量發展的主陣地和赤峰市產業發展的智庫。在服務主導產業方面,將圍繞企業研發、科技成果孵化轉化、人才和專利落地、產學研資源戰略合作等內容,帶動現有研發資源的整合和企業間的合作。
目前,赤峰高新區與浙大科研團隊達成了合作共識,在研究院設立研發中心,浙江大學組建5支科研小組入駐研究院。同時加強和上海交通大學在新材料、與中南大學在冶金方面的合作,通過這些高等院校的先進的科技資源為赤峰產業賦能。另外,江蘇老虎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入駐研究院建設“工業互聯網數字運營中心”,并建設智慧園區指揮中心。
進一步加強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配合,讓創新成果從“實驗室”到“生產線”,科技發明從“書架”走上“貨架”,赤峰高新區促進創新創造的活力正在充分迸發。2023年工業總產值達到1113億元,工業增加值189.47億元,占全市工業總產值和工業增加值比重分別為58%和34%,是蒙東地區唯一產值突破千億元的園區。
責任編輯:史洪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