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記者 王振華)在青海省會西寧,有這樣一所學校,一頭連著高原農牧區的莘莘學子,一頭牽著千里之外的上海援青教師。從東海之濱到青藏高原,滬青兩地攜手,讓這所學校綻放出絢麗的花朵。
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平均海拔超過4200米,為解決農牧區師資力量短缺、辦學水平不高等問題,更好滿足群眾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果洛州借助上海市對口支援的契機,在西寧建設了一所全日制寄宿制完全中學——果洛西寧民族中學。
2017年7月21日,校舍開始動工建設,2019年9月1日正式開學。標準化操場,多媒體教室,寬敞整潔的食堂、宿舍,還有圖書館、科技屋……來自果洛州的孩子們在這里學習、生活,勾勒自己的夢想。
果洛西寧民族中學目前在校學生800人,其中藏族學生778名,占比超過97%;教師68人,其中上海援青教師團隊7人。
常途是上海理工大學附屬儲能中學的黨總支書記,兩年前,他隨著上海市第五批援青干部人才的隊伍,遠赴青海開展“組團式”教育對口幫扶工作,擔任果洛西寧民族中學黨支部書記、校長?!拔覀兘梃b上海的優秀教學成果和經驗,完善教師績效工資考核、學生日常管理等制度。另外,讓上海支教老師在授課之余,兼任管理崗位,爭取留下‘一支帶不走的隊伍’?!背M窘榻B道。
授人以魚更要授人以漁,“組團式”教育幫扶讓果洛西寧民族中學的教育有了質的提升。2022年至2023年連續兩年高考錄取率為100%,其中2023年高考本科上線率飆升至71%,徹底改變了果洛本科上線率長期低于20%的困境。
學校積極探索中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培育路徑,實現國家統編教材使用全覆蓋,每年赴上海、江蘇研學,開展“同上一堂課”等活動,增進各民族學生交往交流交融。此外,開設的以“新時代、新家鄉”為主題的思政課,讓孩子們通過家鄉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去感悟新時代的偉大變遷,激勵孩子們奮發有為、立志成才、建設家鄉、報效祖國。開設的書法課程也深受同學們的喜愛,教室走廊兩邊懸掛的是同學們自己創作的一幅幅書法作品,筆墨之間展現的是中華傳統文化在這里生根發芽。
6月18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青海省考察調研。他來到果洛西寧民族中學,了解當地深入推進教育工作東西部協作和對口支援、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等情況?!吧虾Tǖ倪@所中學,培養來自果洛牧區的各民族孩子,成效明顯,意義深遠。希望孩子們倍加珍惜這里的良好條件,心懷感恩、好好學習,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立志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和建設者,努力為自己贏得人生出彩的機會。”總書記親切地叮囑。
“總書記看望我們學校,是對我們的巨大的鼓舞,作為援青團隊的一員,我們將按照總書記的諄諄囑托,發揮主觀能動性,把孩子們在生活上照顧好,在學習上創造更好的條件。同時,將發揮上海對口支援的優勢,堅持五育并舉,促進孩子們全面發展,培根鑄魂,啟智潤心,讓每一個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常途說。
責任編輯:史洪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