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沿著總書記的足跡

共同描繪新時代大美畫卷

來源:江淮新聞網2024-07-11作者:
 

中國西北,黃河遠上白云間,綠草如茵,牛羊成群,山宗水源的大美青海,氣象蒼茫,生機勃勃。624日至28日,全國黨刊主題采訪團深入高原大地,深切感受青海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力感召下,牢記囑托、感恩奮進,推動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青海重要講話精神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的生動實踐,親眼目睹全國互助聯動、各民族齊心協力共同描繪的大美青海時代新畫卷。

共同描繪生態之美新畫卷

青海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被譽為“中華水塔”,在全國乃至全球生態安全格局中占據著重要而突出的地位。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于青海的生態環境保護持續關注,先后3次赴青??疾?、2次參加青海代表團審議,對青海的生態文明建設寄予了深厚期望,強調:“青海最大的價值在生態,最大的責任在生態,最大的潛力也在生態?!?/span>

近年來,青海始終牢記保護好生態環境是“國之大者”,牢固樹立“兩山”理念,立足生態資源優勢,全面推開生態安全屏障新高地、綠色發展新高地、國家公園示范省新高地等“七個新高地”建設,用心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青海示范樣板。

以自然地貌景觀和地址遺跡為主要特征的貴德國家地質公園,是一個輔以多樣生態景觀和豐富人文景觀的綜合性地質公園,阿什貢七彩峰叢景區是貴德國家地質公園的核心景區。近年來以全面提升、整合現有的自然資源和文化資源為重點,打造“天地人緣”國際旅游品牌,實現了單一旅游觀光向綠色生態旅游業轉型。2023年,景區共接待游客150萬人(次),旅游收入達到2300萬元。

“欲見山河千里秀,先保大地一寸土?!鼻嗪L斓厝司壩幕糜伟l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喇海青說:“我要做的就是保護好原生態,讓生態顯示出它本身的自然美,并且賦予景觀文化內涵,讓更多人認識貴德、宣傳貴德,珍視其重要的生態價值,是很有意義的一件事?!?/span>

堅持生態保護優先,綠色發展理念,青海統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和綠色發展高質量推進,向著把青海湖建設成為具有自然之美、人文之美、發展之美、和諧之美的“大美凈好”國家公園和生態友好、綠色發展、文明和諧、人民幸福的現代化美麗家園目標邁進。

位于青海湖北岸的仙女灣生態文明教育基地,擁有絢麗的高原草甸濕地,享有“生命搖籃”“物種基因庫 ”“鳥類樂園”等美譽,是青海湖景區最具觀光價值的區域之一。

2021年,習近平總書記視察仙女灣,實地察看青海湖環境綜合治理、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并指出:“把青海的生態建設好,生態資源保護好,把國家公園建設好。這是我們的寶藏,是資源,也是財富。”

為加強仙女灣高原濕地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保護,近年來青海湖景區保護利用管理局建立健全青海湖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巡護監測制度,加強生態巡護和監測,初步建立了信息化、數字化、人工管護相結合的生態環境監測網絡,著力改善水生態環境。

水環境變好了,當年瀕臨滅絕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青海湖的湟魚數量不斷增多。6月正是青海湖湟魚洄游的高峰期,在沙柳河成千上萬條湟魚過淺灘、躍上階梯、逆流而上,最終到達上游的淡水河中產卵,為大美青海的生態畫卷增添了動態亮色。

共同描繪精神之美新畫卷

青海既是生態屏障高地,更是精神高地,在我們黨精神譜系形成中居于重要地位。位于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縣金銀灘的中國原子城,是中國第一個核武器研制基地,因孕育誕生我國第一顆原子彈和第一顆氫彈,形成了偉大的“兩彈一星”精神,在新中國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戰略地位和里程碑意義,是中華民族挺起脊梁的地方。

60多年前,數萬名創業者積極響應黨的號召,滿腔熱血奔赴金銀灘草原,無數頂尖科研專家、技術人員、干部職工、部隊指戰員,在這里頭頂藍天,腳踏荒原,開啟了我國核武器研制的傳奇之路,造就了不朽的精神豐碑。”走進青海原子城紀念館,隨著講解員聲情并茂地講述,讓人在一段歷史徐徐展開中,感受到精神的力量。

原子城紀念館展覽將傳統圖片、文物展示與現代科技相結合、復原模擬場景與高科技展示場景相襯托,全景展示了二二一工程決策、建設、生產、研制、退役的實踐過程,體現基地重大歷史貢獻,彰顯“兩彈一星”工程對中國走獨立自主發展道路的啟示意義和“兩彈一星”精神的時代價值。

在青海湖北岸、金銀灘深處,還有一座神秘的同寶山。196410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后在世界上引起強烈轟動,美蘇兩霸加快對我國核基地的滋擾和破壞。從1965年至1976年,中央軍委派遣部隊官兵共計19900余人,駐守在221基地,承擔防空作戰任務。

駐扎在同寶山的解放軍先后有1500余名,包括高射炮連、機槍連、雷達站和探照燈站。當年,駐守戰士們爬冰臥雪,堅守在云上營盤,忠實履行守衛任務,保衛了核基地、保衛了祖國核事業。今天的同寶山已成為一個集紅色教育、生態研學、觀光旅游為一體的生態旅游基地,游客漫步其間,尋訪當年的哨所、營房、坑道、炮臺、彈藥庫等遺址,仍能感受到英雄的氣魄和偉大的精神。

昔日守衛森嚴的軍事禁地,早已揭開神秘的面紗,成為全國重點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為充分發揮原子城的教育功能,更好地傳承和弘揚“兩彈一星”精神,海北州實施紅色旅游項目、推出紅色精品線路等,盤活紅色旅游資源,形成了集教育、休閑、體育、觀賞、體驗等業態于一體的紅色文旅新模式。

在革命戰爭年代,青海省祁連縣是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右支隊游擊地,也是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左支隊轉戰地。1937312日,紅西路軍撤入祁連山,三天之內,連續與敵軍在梨園口、馬場灘、康隆寺、石窩山展開殊死搏斗,留下許多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當年缺彈缺糧的各支隊在祁連山與敵軍周旋,堅持戰斗數月之久,在零下三十多度的嚴寒中,紅西路軍戰士忍受凍餓、傷痛,憑著堅強的意志和毅力,創造了挑戰人類生存極限的奇跡,鑄就了革命理想高于天的西路軍精神。

共同描繪團結之美新畫卷

習近平總書記深情地說:“民族團結非常重要,我們五十六個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五十六個民族凝聚在一起就是中華民族共同體,中華民族是一個大家庭。我們共同奮斗,一起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門源位于青海東北部、祁連山脈東段,被譽為“青海北大門”。幾千年來,各民族先民以他們的智慧和辛勤的勞動,共同開拓這片遼闊的家園,共同書寫悠久的歷史,在長期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的民族共同體,為門源的發展打下了牢固的基礎。

黨的十八大以來,門源縣委、縣政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各項民族政策,建成中華民族共同體體驗館等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展館,大力宣傳各民族群眾長期交往交流交融中涌現出的先進事跡和模范人物,積極展示當地在新起點上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高質量發展,有形有感有效推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團結引領全縣各族群眾凝聚共識、加快發展,各民族共居、共學、共事、共樂的社會環境成為現實。

江河一脈,同心筑夢。果洛西寧民族中學就是最好見證。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的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海拔高達4200米。如何讓牧區的適齡孩子們接受到應有的教育,是盤桓在當地政府面前的一道難題。近年來,在上海市的對口幫扶下,這道難題終于得到了解決。一座占地51畝、總投資高達1.45億元的現代化學校——果洛西寧民族中學拔地而起。

自首屆招生起,已有1400多名來自高原牧區的果洛學子,跨越重重高山,來到西寧求學。目前,學校在校學生800名,其中藏族學生778名,占比超過97%。2022年至2023年連續兩年高考錄取率為100%,其中2023年高考本科上線率飆升至71%,徹底改變了果洛本科上線率長期低于20%的困境,為當地教育事業帶來新希望。

618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青海省考察調研。他來到果洛西寧民族中學,了解當地深入推進教育工作東西部協作和對口支援、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等情況。“上海援建的這所中學,培養來自果洛牧區的各民族孩子,成效明顯,意義深遠。希望孩子們倍加珍惜這里的良好條件,心懷感恩、好好學習,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立志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和建設者,努力為自己贏得人生出彩的機會。”總書記暖暖叮嚀。

“總書記的親切關懷和殷殷囑托,讓我們倍感溫暖、備受鼓舞,讓我們對下一步的教育援青工作充滿了信心,也更加明確今后的目標與方向?!备毙iL鐘祖華表示。

常途,這位上海援青老師,是一位安徽人,擔任果洛西寧民族中學黨支部書記、校長已經兩年多。他介紹說,在日常教學工作中,學校積極探索中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培育路徑,每年組織學生赴上海研學、開展“同上一堂課”等活動,定期開展滬青兩地遠程同步教學,在相互交流中各民族學生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共同描繪綠能之美新畫卷

青海水豐、光富、風好、地廣,蘊藏著豐富的綠色電能。近年來,青海省在“追風逐日、向綠而行”上大做文章、狠下功夫,全力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建成世界最大裝機容量的光伏發電園區和水光風互補發電站,每年全省用電84.5%來自清潔能源,連續保持全清潔能源供電的世界紀錄;建成領先世界的清潔能源電力大通道,“青海綠電”跨越山海,遠送河南、上海、浙江、江蘇、山東、湖北、安徽等14個省(區、市)。

在青海省清潔能源的發展大盤中,海南藏族自治州是一個耀眼的存在?!澳壳?,全州清潔能源已經形成水、風、光、地熱、儲能‘五子登科’的格局。”據青海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海南藏族自治州委書記呂剛介紹,該州正在由“追光逐日”逐漸向“追光逐鏈”發展,立足清潔能源電力電價優勢,突出打造100%利用清潔能源運營的大數據產業示范基地,目前已初具規模。

初夏時節,走進共和縣塔拉灘,遼闊的原野上是一眼望不到邊的“藍色海洋”,鱗次櫛比的光伏板在陽光下泛起層層“漣漪”,無聲地汲取著太陽光,源源不斷釋放出“綠色能量”。

地域廣闊、降水偏少、光照強……依托清潔能源資源稟賦,共和縣在積極探尋“光伏藍”賦能“生態綠”的發展之路上,積極探索“光伏+生態+鄉村振興”“光伏+生態+畜牧業”等生產發展模式,穩步推進以清潔能源帶動其他產業融合發展的生動實踐,實現了綠色低碳發展。

“光伏+生態+鄉村振興”是海南州發展清潔能源產業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海南州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青海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緊緊抓住建設海南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重大歷史機遇,依托清潔能源資源豐富的特點,著力壯大清潔能源產業,初步形成了水、風、光、儲、熱“五子登科”的清潔能源發展新格局,實現了生態、生產、生活“三生共贏”,涌現出裝機容量最大的光伏發電園區、水光互補電站,最大的光伏實證基地,最大的單體光伏電站和最大的分布式調相機群……

在新一輪能源轉型下,青海盡最大努力與全國各地共享綠色發展紅利新世界七大奇跡之首的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使用的是青海綠電,在杭州舉行的第19屆亞洲運動會超過31%的綠電來自青海……2023年,全年青海外送電178億千瓦時,新能源146.4億千瓦時,正以更多綠能助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

                                                                                       (調研采訪組成員:王玉斌  方宏 王振華)


責任編輯:王振華

Copyright?中共安徽省委《江淮》雜志社版權所有皖網宣備090008號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8001726號-2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廬陽區紅星路1號省委辦公廳服務樓8樓聯系電話:0551-62609367郵編:2300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宾馆在线|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大豆网| 欧美成人精品第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免费午夜a无码v视频| 一级做a爱片就在线看| 日本护士xxx| 五月天婷婷久久|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午夜福利| 国产欧美va欧美va香蕉在线观看| www.伊人久久| 成黄色激情视频网站|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久古代| 激情图片小说网| 免费观看的黄色网址| 顾明月媚肉生香全文| 大美女啪啪污污网站| 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高清在线免费观看| 人人澡人人澡人人澡| 荫蒂添的好舒服视频囗交| 夫妇交换俱乐部微信群| 中文人妻熟妇乱又伦精品| 最新日韩在线观看| 免费国产黄网站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高清不卡视频| 精品久久亚洲中文无码| 含羞草影院无限在线看| 国产在线一卡二卡|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在线播放| 91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不卡| 日韩一区二区视频| 五月激情丁香网| 村上里沙在线播放| 亚洲gv白嫩小受在线观看| 欧美一级久久久久久久大片| 亚洲欧洲av无码专区| 毛片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第二页| 翁想房中春意浓1-28|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搜索| 2019天天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