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黨中央決定,自2025年全國兩會后至7月在全黨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這是黨中央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對作風建設“再動員”“再淬煉”的關鍵之舉,既彰顯了“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的清醒堅定,更釋放了“以黨風引領社風、以政風滋養民風”的鮮明信號。廣大黨員干部當以“永遠在路上”的清醒與堅定,在深學篤行、檢視革新、實干擔當中鍛造政治品格,讓紀律規矩成為護航民族復興的鋼鐵長城。
筑牢理想信念之基,以理論清醒校準政治方向。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本質是黨性與人民性的高度統一,其生命力源于理論武裝的深度與實踐轉化的力度。若不能從黨的創新理論中汲取真理力量,便難以抵御“小節無害論”的侵蝕。廣大黨員干部要構建“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的閉環鏈條,通過黨委領學、支部研學、個人自學“三級聯動”,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案頭卷”,在重溫“徙木立信”的改革魄力中堅定政治方向,在體悟“化風成俗”的制度偉力中增強歷史主動。要深學細悟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作風建設的重要論述,以“堤潰蟻孔、氣泄針芒”的警覺,將黨章黨規內化為行動準則,在“季度廉政談話”“年度作風體檢”中常撣思想之塵,讓“不想腐”的自覺從制度敬畏升華為價值追求。唯有以理論清醒夯實信仰根基,方能在大浪淘沙中永葆“亂云飛渡仍從容”的政治定力。
做好檢視自省之功,以刀刃向內破除沉疴積弊。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自我革命永遠不停歇。數據顯示,近年來“四風”問題中隱形變異手段占比持續攀升,必須建立起“問題導向、靶向施治”的糾偏機制。廣大黨員干部要對照中央八項規定實施細則,既查擺“調研走過場、會議重形式”等顯性問題,更深挖“官本位思想作祟”“政績觀錯位”等思想病灶,從“案中事”悟出“身邊險”,在“他人病”中查找“自己痛”。要常懷敬畏之心,對腐敗問題保持不松懈的勁頭,將紅線劃準、劃好,守住小節、擋住誘惑,時刻保持篤行不怠、奮勇向前的恒心,做到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凈凈做事、清清白白為官。當“按規矩辦事”成為肌肉記憶、“用制度管權”成為行動自覺,才能讓“金色名片”永不褪色。
鼓足實干勁頭之勇,以清風正氣賦能改革發展。作風建設的最終落腳點在于服務大局、推動發展。中央八項規定實施以來,基層干部從“陪會陪檢”中解放出來,企業從“人情負擔”中輕裝上陣,釋放的發展紅利有目共睹:行政審批效率提升、民生實事加速落地、創新活力持續迸發……這些變化印證了一個真理:清風正氣與干事創業從來不是對立選項,優良作風恰是高質量發展的“隱形翅膀”。廣大黨員干部要鍛造“干凈加干事、勤政且廉政”的硬核作風,用好“四下基層”傳家寶,帶頭踐行“一線工作法”,將辦公室搬到鄉村振興主戰場、項目建設最前沿,以“輕車簡從察實情”取代“層層陪同走過場”,把“文山會海”的時間轉化為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實效。要以“基層減負”破除形式主義桎梏,用“容錯激勵”機制點燃改革闖勁,讓黨員干部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良性生態中勇毅前行。當“不逾矩”的底線思維升華為“創實績”的上限追求,作風建設便能從“治標之舉”邁向“治本之道”。
責任編輯:陳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