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走過百余年歷史的政黨為何能充滿活力?一個有著9900多萬黨員的大黨為何能緊密團結?作風是一個重要的觀察口,也是解碼新時代中國之治的重要切入點。
2012年12月4日,黨的十八大閉幕后不到一個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了《十八屆中央政治局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改進調查研究、精簡會議活動、精簡文件簡報、規范出訪活動、改進警衛工作、改進新聞報道、嚴格文稿發表、厲行勤儉節約……短短600多字的八項規定,為作風建設立下鐵規矩、硬杠杠,開啟了中國共產黨激濁揚清的作風建設新征程。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沒有休止符。前不久,黨中央決定,自全國兩會后至7月在全黨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這是鞏固深化主題教育和黨紀學習教育成果、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舉措,是密切黨群干群關系、鞏固黨的執政基礎的必然要求,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有力保障。
徙木立信真抓實做
2012年11月,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歷史的接力棒交到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手中。改革開放以后黨和國家事業取得重大成就,同時我們黨清醒認識到,由于一度出現管黨不力、治黨不嚴問題,有些黨員、干部政治信仰出現嚴重危機,一些地方和部門選人用人風氣不正,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盛行,一些領導干部中吃喝成風,老百姓意見很大,嚴重影響黨的形象和威信,嚴重損害黨群干群關系。習近平總書記嚴肅指出:“工作作風上的問題絕對不是小事,如果不堅決糾正不良風氣,任其發展下去,就會像一座無形的墻把我們黨和人民群眾隔開,我們黨就會失去根基、失去血脈、失去力量。”
打鐵必須自身硬。面對新的形勢任務,黨的建設如何抓?作風建設從何處入手?如何解決“老虎吃天不知從哪兒下口”的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中央“決定就抓八項規定,下口就要真正把那塊吃進去、消化掉”。
為什么要從八項規定抓起?能不能堅持下去、取得成效?當時,在一些干部群眾中不是沒有疑問。有群眾提出過去“上百個文件管不住一張嘴”,擔心八項規定會不會也是“一陣風”;也有一些黨員干部不以為然,想著“風頭不久就會過”。
面對會不會“變風轉向”的觀望、面對反彈回潮的壓力,習近平總書記從推進黨的自我革命、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的戰略高度出發,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為持續加固中央八項規定堤壩、推動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指明了方向。
關于為什么要制定中央八項規定,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抓整治‘四風’就是起徙木立信的作用,抓就真抓,一抓到底”,“抓‘四風’要首先把中央八項規定抓好,抓黨的建設要從‘四風’抓起。辦好一件事后再辦第二件事,讓大家感到我們是能辦成事的,而且是認真辦事的。這樣才能取信于民、取信于全黨”。
關于如何看待中央八項規定,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央八項規定既不是最高標準,更不是最終目的,只是我們改進作風的第一步,是我們作為共產黨人應該做到的基本要求”,“規定就是規定,不加‘試行’兩字,就是要表明一個堅決的態度,表明這個規定是剛性的”,“不是五年、十年的規定,而是長期有效的鐵規矩、硬杠杠”。
關于怎樣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最重要的是要抓好落實,言必行、行必果”,“中央八項規定都抓不好、堅持不下去,還搞什么十八項規定、二十八項規定?”“必須常抓不懈、久久為功,十年不夠就二十年,二十年不夠就三十年,直至真正化風成俗”。
小切口,大成效。以中央八項規定為切入口和動員令,一系列劍指作風之弊的實招硬招頻頻出擊,一項項針對作風建設的組合拳效果空前。制定實施中央八項規定成為中國共產黨在新時代的徙木立信之舉,讓人民群眾看到了實實在在的成效和變化。
以上率下促黨風領社風
2024年歲末,北京中南海,一年一度的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會召開。會議的一項重要議程,就是聽取關于2024年中央政治局貫徹執行中央八項規定情況的報告。
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從八項規定切入推動作風建設落子破局,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一次會議、二十屆中央政治局第一次會議都研究作風建設內容并進一步深化細化。每年召開的中央全會、中央紀委全會和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會等重要會議,都對貫徹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加強作風建設作出專門部署、提出明確要求。黨的十八大以來在全黨開展的集中性學習教育都將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作為重要內容,不斷完善黨的作風建設制度機制。
八項規定實施之初,習近平總書記首先就從中央政治局抓起:“黨風廉政建設,要從領導干部做起,領導干部首先要從中央領導做起”,“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中央政治局同志從我本人做起”。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深入基層、深入一線,足跡遍布大江南北,身影總在人民之中。每到一處,總書記始終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輕車簡從、勤儉節約,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從黨的十八大后首次離京考察前往廣東,不騰道、不封路、不鋪紅毯,到下部隊視察,在水兵餐廳就餐,拿著餐盤同戰士們一起排隊打飯菜,一張桌子吃飯;從2012年考察河北阜平縣的晚餐菜單、2014年考察河南蘭考縣的餐費收據,到足跡遍布全國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總書記以實際行動為全黨樹標桿、作表率。
上率而下行,有力引領推動了全黨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實踐表明,我們黨說話是算數的。說到的就要做到,承諾的就要兌現。從群眾最不滿意的地方改起,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滌蕩思想之塵、作風之弊、行為之垢,整治“舌尖上的浪費”、“會所中的歪風”、“車輪上的鋪張”,清理超標辦公用房、公款吃喝公款旅游等,嚴肅查處并通報領導干部違規聚餐飲酒問題,剎住了一些長期沒有剎住的歪風,糾治了一些多年難除的頑瘴痼疾。從群眾最期盼的事情做起,對搞“半拉子工程”、“面子工程”以及不擔當不作為亂作為等開展專項整治,吃拿卡要少了、庸懶散拖少了、“甩手掌柜”少了,樸素之風多了、服務意識多了、求真務實多了,廣大黨員、干部提振了干事創業精氣神,一心一意謀發展、為民服務解難題,不斷把為人民造福事業推向前進。
“八項規定一子落地,作風建設滿盤皆活,八項規定成了改變政治生態和社會面貌的標志性舉措。”黨風政風煥然一新,社風民風持續向好,我們黨以作風建設新氣象贏得了人民群眾信任擁護。2024年國家統計局調查顯示,94.9%的受訪群眾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貫徹落實成效表示肯定。“門好進了”,“笑臉相迎,態度越來越好了”,“程序簡化了,辦事更便捷了”,“干部有了精氣神,我們做事有了主心骨”……人民群眾發自內心地贊譽:“八項規定改變了中國!”
一以貫之化風為俗
2021年6月,建黨百年前夕,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參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
在中央八項規定展板前,習近平總書記停下腳步、仔細察看:“現在這里面的8條,精簡會議活動、改進警衛工作、改進新聞報道、厲行勤儉節約,做得都不錯,還是要反復講、反復抓……”總書記堅定地說:“八項規定要一以貫之。”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對各級黨組織正確判斷形勢、科學謀劃改革、廣泛凝聚力量、推動改革落實,對廣大黨員、干部精神狀態、思想觀念、素質能力、作風形象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任務越重,越要加強黨的作風建設,以好的作風振奮精神、激發斗志、樹立形象、贏得民心,確保黨始終成為人民衷心擁護和信賴的堅強領導核心,帶領人民不斷取得新的更大勝利。
正是基于此,黨中央決定在全黨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確定學習教育主題,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指示,為開展學習教育指明了方向。3月17日至20日在貴州和云南考察期間,總書記多次談及黨中央決定開展這次學習教育的重要考量:“這些年,八項規定確實是推動了根本性的變化,風氣為之一新,過去積重難返的現象大部分沒有了。同時要看到,有一些地方發生了松動,有一些方面還存在盲區死角,一些不良風氣出現了反彈回潮。釘釘子嘛,再釘幾下,久久為功,化風為俗。”總書記特別叮囑:“各級黨組織要深刻領會黨中央這一決定的重大意義,聚焦主題、簡約務實地組織好學習教育,不要搞形式主義,形式主義本身就是八項規定要反對的。”全黨要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扎實有效落實好學習教育的各項任務安排。
要自覺增強學習教育的責任感緊迫感,聯系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抓作風建設的具體實踐,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黨的作風建設的重要論述和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把握相關紀律處分條規,為查擺問題、集中整治打牢思想政治基礎。
要堅持聚焦主題、簡約務實,一體推進學查改,融入日常、抓在經常,全面深入查找貫徹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方面存在的問題,結合實際加強警示教育,錘煉黨性、提高思想覺悟,確保學有質量、查有力度、改有成效。
要堅持黨性黨風黨紀一起抓、正風肅紀反腐相貫通,把增強黨性、嚴守紀律、砥礪作風貫通起來,推動黨員、干部增強定力、養成習慣,樹立實干擔當的新風正氣,以優良作風凝心聚力、干事創業。
風正好揚萬里帆。一路走來,八項規定激濁揚清、積微成著,小切口撬動大變革,改變了新時代的中國。新征程上,馳而不息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將作風建設引向深入,必將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堅強作風保障。
責任編輯:陳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