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祁門縣緊緊圍繞新時代黨員教育培訓工作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不斷優化課程設計、教學方式和培訓渠道,著力提升教育培訓的精準性和實效性,進一步推動廣大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優化課程設計,打造“實用課堂”。堅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黨員教育培訓的“必修課”,引導廣大黨員筑牢思想根基。按照“因需施教”的原則,圍繞鄉村振興、基層黨建、基層治理等重點工作,通過“集中座談+個別訪談+問卷調查”方式,精準捕捉參訓黨員的學習需求及建議,有的放矢設置學習內容,確保培訓課程既符合要求,又實用有效。實行“黨員教育培訓班報批制度”,提前對培訓班的課程、師資、時長等進行研判,確保培訓質量。今年來,全縣各級黨組織共舉辦黨員集中培訓班22期,發放培訓需求問卷2000余份,針對不同群體需求開設《黃精栽培技術指導》《民法典解讀》《“四強”黨支部創建》等特色課程37個,顯著提升黨員教育培訓的積極性和培訓效果。
拓寬培訓渠道,打造“多元課堂”。建立健全黨員經常性教育培訓機制,根據不同黨員群體的特點,多元化、立體化設置培訓載體,積極探索“線上+線下”“自學+送教”融合的培訓新模式,確保黨員教育培訓無死角、全覆蓋。推行集中大輪訓、分散小培訓相結合,采取分級分層、分期分批的方式,每年對所有黨員至少輪訓1遍。依托“共產黨員網”“安徽先鋒”“學習強國”等線上學習平臺,推送各地優質學習資源,督促黨員參加線上學習教育,有效解決黨員集中難的問題。針對年老體弱、行動不便的黨員群體,建立動態管理臺賬,實行“一對一”聯系制度,組建“紅色宣講隊”150余支,開展“送學上門”活動320余次,確保每名黨員都能接受到黨組織的關懷和教育。
豐富教學形式,打造“活力課堂”。“沉浸式”教學深入人心,充分挖掘、用好用活本地黨性教育資源,利用縣內8個主題黨日基地和3條紅色教育路線,組織黨員開展沉浸式學習體驗活動,有效增強了廣大黨員的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皩嵅偈健苯虒W親身體驗,邀請本地“行業能手”“鄉土專家”走進課堂,結合本地特色農業如茶苗養護、中藥種植等,將教學現場延伸至田間地頭,今年以來,開展實踐教學40余次,參訓人次700余人?!胺D式”教學轉換主體,通過設置“板凳課堂”“圓桌討論課”“交流沙龍”等形式的課堂,引導廣大黨員走上講臺,變“我來聽”為“我要講”,通過分享體會、交流經驗,助推教學內容向學習成果轉化。
突出作用發揮,打造“實踐課堂”。始終將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作為評判黨員教育培訓效果的重要標尺。將黨員教育培訓與“我為群眾辦實事”“立足崗位作貢獻”“雙服務、雙報到、雙評價”等實踐活動緊密結合,開展“‘祁’心創未來”專項行動,全縣4800余名黨員干部深入群眾一線、傾聽民意,成功解決了群眾反映的各類問題1400余個。積極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將服務群眾的觸角延伸至工廠車間、項目現場及基層一線,成立駐企服務隊、非公企業黨建指導員、園區“店小二服務團”等7支黨員志愿服務隊,累計走訪企業近600余人次,收集并解決企業反饋的基礎設施配套、辦證及融資等問題50余個,切實用實踐成果檢驗和推動黨員教育成效。
責任編輯:陳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