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六安市金安區堅持把村干部隊伍建設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聚焦拓寬村干部來源渠道、強化村干部本領提升、激勵村干部干事創業,制定“三張清單”,著力打造出一支能力強、作風實的村干部隊伍,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強組織保障。
聚焦拓寬渠道,摸清“底數清單”,做好“選優配強”文章。聚焦村干部隊伍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要求,進一步擴大選人視野,注重從致富能手、外出務工經商返鄉人員、返鄉大學生、退役軍人、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負責人、村醫村教等鄉賢群體中去物色人選,建立后備干部“蓄水池”,鼓勵引導參與招錄考試,三年來,累計招錄全日制本科生267人,促進全區“三個一”比例動態達100%。注重蹲苗歷練,對新招錄的后備干部,統籌組織到先進村跟班鍛煉,積累實戰經驗,實習期3個月,期滿考核合格后錄用,村“兩委”班子空缺時,全日制本科后備干部優先任職,暢通成長渠道,對履職不力的及時予以清理。建立鄉鎮領導班子聯系點制度,班子成員定期深入聯系村,了解年輕后備干部隊伍現狀,適時鼓勵、及時提醒,掌握后備干部思想動態的第一手資料。深化村干部跨村任職,打破村域、性別、資歷限制,突破原行政村“本村干部本村選”的觀念屏障,拓寬村干部選人用人渠道。
聚焦強化本領,制定“教育清單”,做好“凝心聚力”文章。堅持把教育培訓作為提升村干部能力素質的關鍵一招,按照“干什么練什么,缺什么補什么,用什么學什么”的理念,精準對接培訓需求,通過圍繞鄉村振興、集體經濟發展、基層治理等重點內容,舉辦村黨組織書記培訓班,幫助村干部理清發展思路、明確工作舉措。實施村干部能力培養工程,開辦區級“書記學校”,優選村干部為學員,定期集中授課,強化示范帶動,營造比著上、賽著干、爭著學的濃厚氛圍。深挖本區紅色資源,突出黨員教育的實效性和現場感,分批次組織村干部前往張家店戰斗紀念館、大別山革命歷史紀念館等紅色教育基地參觀學習,實地聆聽紅色故事,強化黨性修養,堅定理想信念。深入開展村黨組織書記“擂臺大比武”活動,邀請村黨組織書記走上講臺,通過PPT匯報展示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案例講解、基層治理經驗分享等方式,以考促學、以學促用。截至目前,累計100余名村黨組織書記走上講臺分享工作成果。
聚焦激勵鞭策,落實“激勵清單”,做好“嚴管厚愛”文章。堅持正向激勵與反向約束相結合,努力激發村干部干事創業強勁動能。建立以鄉鎮黨委為管理考核主體的監管機制,發揮區委組織部的牽頭作用,加強與其他部門的協同綜合“大督導”“大督查”,督導結果作為村干部年度考核和績效獎金發放的重要依據。制定《村“兩委”班子(村黨組織書記)量化考核辦法》,將鄉村振興、基層治理、信訪維穩等區鄉兩級重點工作,量化成15項63條數字指標,對293個村進行精準畫像,按比例確定一、二、三、四等次村。健全村干部容錯糾錯機制,嚴格落實“三個區分開來”,為大膽干事創業者“兜底”,激發村干部干事創業熱情。定期組織村干部觀看廉潔自律警示教育片,及時敲響警鐘,教育引導村干部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對工作不力、群眾反映大的村干部,嚴格追究責任。今年以來,全區共開展村干部警示教育90余場次,受教育村干部2100余人次。
責任編輯:陳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