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安慶市宿松縣堅持把加強鄉村干部隊伍建設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通過“選、育、管、用”四個環節,著力建強鄉村振興干部隊伍,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廣開渠道“選”,增強干事創業的底氣。堅持將政治標準放在首位,把對黨忠誠作為發現選拔優秀村級干部的第一條件,注重從農村致富能手、返鄉創業人員、返鄉大學生等群體中摸排儲備村干部后備力量,并由縣委組織部備案,目前,按照每個村至少儲備2名后備力量的標準,已儲備各類村級后備人才540余人。大力選拔機關優秀干部到脫貧村、軟弱渙散村、鄉村振興示范村黨組織擔任第一書記,2021年以來,選派2批次474人。大力實施“本土人才回歸工程”,選拔一批致富帶頭人擔任村“兩委”干部。嚴格按照“凡動必備、凡動必審”原則,深入開展村(社區)“兩委”班子集中分析研判,全面了解村干部的履職能力和作用發揮情況,對不勝任現職的村干部進行調整,切實把政治素質高、群眾口碑好、擔當精神強、帶富能力突出的各類優秀人才納入鄉村振興干部隊伍。
多管齊下“育”,提升干事創業的能力。聚焦鄉村干部隊伍建設,通過精設培訓內容、拓寬師資力量、創新教學方式三個舉措,不斷優化鄉村干部實訓基地教育培訓工作,為鄉村振興干部能力素質全面提升“保駕護航”。用好用活鄉鎮黨校、鄉村干部實訓基地等教育資源,舉辦專題培訓班100余期,通過集中學習、專題研討、個人自學、實地觀摩相結合的學習模式,幫助村干部進一步開闊思維、拓寬視野、增長才干。每年選調10名鄉村干部赴蕪湖鳩江區掛職鍛煉、跟班學習,每年組織鄉鎮黨政主要負責人、縣直部門負責人、210個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到上海、浙江、江蘇等經濟發達地區學習產業發展和基層治理經驗,補齊能力短板、填補知識弱項、消除經驗盲區。實施村干部學歷提升計劃,依托安農大,每年選派40名村級干部參加學歷教育,提升村干部文化層次,提高村干部為民服務的能力和水平。
健全制度“管”,強化干事創業的保障。推行村黨組織書記年度述職評議報告制度,每年年初,村黨組織書記向鄉鎮黨委和村黨員群眾述職,并接受民主評議,評議結果作為評先評優的重要依據。實行村黨組織書記動態管理,村黨組織書記的日常調整和任免報縣委組織部審核備案。堅持問題導向,規范村級小微權力運行,突出監督重點,制定村級“小微權力”運行流程圖,梳理村級“小微權力”清單40項,上線運行“小微權力”監督平臺,覆蓋全縣210個村(社區)。在全縣開展村級干部服務群眾質量提升專項行動,著力打造一支遵規守矩、廉潔自律、處事公正、團結有力的村級干部隊伍。將村黨組織書記管理工作納入黨建目標責任書和鄉鎮黨委書記述職評議,進一步夯實了村黨組織書記隊伍的管理監督基礎。
正向激勵“用”,提振干事創業的勁頭。建立健全選人用人機制,堅持“忠誠、能力、責任、務實”四個維度,貫通能上能下渠道,破除晉升“天花板”。了解每一名黨員干部的強項、優勢、短板及不足,堅持以實績論英雄,打破以學歷論高低、以學歷論能力等“歧視偏見”,“不拘一格”選才,“不限一域”用才。暢通村干部發展綠色通道,每年在鄉鎮機關公務員考錄計劃中安排1-2個職位,專門面向村(社區)干部公開招錄,常態化選拔“五方面人員”進鄉鎮領導班子,其中村(社區)黨組織書記人選占比一般不低于20%,累計選拔優秀村黨組織書記進入鄉鎮領導班子12名,面向村干部隊伍定向招錄公務員9名,有效激發鄉村干部干事創業激情。(陳明杰)
責任編輯:陳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