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蚌埠市蚌山區立足紅色資源稟賦,深挖紅色內核,盤活紅色資源,講好紅色故事,不斷強化黨員教育功能,提升黨員教育質效。
“保護式”開發,傳播“有生氣”的紅色聲音。對地方史、民俗、建筑等進行綜合調研,摸清區情概況、紅色故事、經濟發展、生產生活等相關情況,做到“家底清、底數明”。加強與市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市檔案館等職能部門聯系,建立協作指導機制,加大紅色資源開發運用。建設蚌埠市首個鄉鎮街道級的紅色文化歷史展館——天橋紅色記憶展館,在津浦鐵路建橋烈士紀念塔附近打造紅色故事黨史園,今年來,“一館一園”累計開展黨員教育學習3100余人次。
“代入式”宣講,講好“冒熱氣”的紅色故事。遴選本地政治素質好、理論水平高、宣講能力強的精干力量157人組建“紅色宣講隊”,深入居民小區和企事業單位一線,廣泛開展宣傳宣講活動。全面落實領導干部上黨課制度,推動各級黨組織負責人,定期開展理論宣講工作,讓優秀領導干部成為“紅色講解員”。推出“紅色先鋒講述紅色故事”品牌,邀請蚌埠鐵道“五烈士”的后人肖少金等講述父輩們的革命故事。今年來,已開展各類紅色宣傳宣講900余場次。
“沉浸式”課堂,厚植“聚人氣”的紅色體驗。組織黨員前往渡江戰役總前委孫家圩子舊址紀念館、南山公園等紅色基地進行現場教學。開展“紅色開放日”活動,與中小學校聯手,讓紅色資源走進學校、走進中小學生。將革命傳統教育融入思想道德等教育教學內容,引導青少年感悟紅色精神、傳承紅色基因。舉辦“紅色電影進社區”“誦讀一次紅色家書”等紅色主題活動20余場次,累計參與700余人次。制作《追憶·紅色記憶》《紅色孫家圩子》等紅色視頻5部,增強黨員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責任編輯:陳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