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銅陵市郊區牢固樹立大抓基層鮮明導向,全面夯實筑牢村級黨組織戰斗堡壘,不斷提升村級后備力量“選、育、用”全鏈條質效,著力培育儲備一支政治素質高、群眾口碑佳、干事能力強、服務意識好、發展潛力大、隊伍結構優的村級后備力量,為推進鄉村振興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精準配強上“選優”,構建后備力量“蓄水池”。嚴把“入口關”。采取個人自薦、群眾舉薦、黨組織推薦、征求群眾意見等方式不斷拓寬村級后備力量選拔渠道,注重從外出務工經商人員、退伍軍人、返鄉大學畢業生等各類群體選拔。實行區鎮村層層篩選、多部門聯合審查制度,確保選拔出的村級后備力量素質過硬能力過硬,保證每村常態化儲備至少2名后備力量。抓好“分類關”。結合村情實際和儲備需求,堅持穩步推進,對軟弱渙散村黨組織,區級班子領導成員下沉鎮村走訪調研,進行重點儲備,對基礎條件好、班子結構較合理的村級黨組織進行長期儲備,對暫無合適后備人選的村級黨組織進行跨域儲備。目前,全區共有120余人納入村黨組織書記后備人選庫,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實人才保障。堅持“動態管理關”。按照一人一檔、一村一冊的要求,建立全區村級后備力量管理信息庫。結合村級班子精準研判常態化調研,通過召開黨員群眾代表會議、個別談話、實地走訪等方式,全面了解掌握后備干部日常表現、突出特點,為后備干部“精準畫像”。
培育提能上“重實”,搭建后備力量“成材梯”。定人幫帶培養。完善落實“導師幫帶制”,推行“1對1”幫帶,按照“缺什么補什么”原則,對村級后備力量和新任職不滿1年的村黨組織書記,從鄉鎮領導班子成員、本地優秀村黨組織書記、機關企事業單位熟悉“三農”工作人員等群體中,安排1名導師結對幫帶,在政治上幫、思想上帶、經驗上傳、方法上教,助力后備干部成長成才。加強專業培養。充分發揮區鎮兩級黨校、大院村鄉村干部實訓基地等培訓陣地作用,采取集中辦班、專題輔導、外出考察等措施,圍繞基層黨建、鄉村治理、群眾工作、村務管理等重點內容對村級后備力量開展專業培訓,提升后備干部綜合素質能力。今年來,開辦村書記后備力量暨鄉村振興培訓班等6個主體班次,參訓人員達1000人次。突出實踐培養。堅持把一線作為培養鍛煉后備力量的“練兵場”,充分結合后備力量的專長和特點,采取“搭架子”“鋪路子”“壓擔子”的方式,鼓勵推薦后備力量重點參與村級團組織、婦聯、村務監督等工作,安排在產業發展、鄉村建設、基層治理等關鍵崗位上實踐鍛煉,引導其在實踐中快速熟悉村情事務、掌握業務技能、打牢群眾基礎。
管理使用上“見效”,激發后備力量“源動力”。建立考核制度。以鄉鎮辦為單位,建立“季度寫實、半年評估、年度評議”紀實評價機制,每季度由鄉鎮匯總后備力量在政治素養、工作實績、業務能力、群眾評價等現實表現情況,每半年進行“成熟度”評估,年終結合村民主評議黨員工作,對后備力量進行全面考核評議,綜合確定評價等次,報區委組織部備案。堅持動態管理的原則,鄉鎮辦黨(工)委每年分析1次隊伍建設情況,對政治立場不堅定、黨員群眾不滿意、日常表現不突出的,村黨組織及時調整。健全保障制度。加強村級后備力量保障工作,對不是現任村干部,但安排階段性任務的后備力量,由鎮村結合實際,根據工作量給予適當補貼。定期舉辦村級后備力量座談會,了解、解決他們在工作中的困惑與難題,傳遞組織溫暖。形成激勵制度。落實“三個優先”。圍繞“成熟一個、使用一個”原則,對政治素質好、作用發揮好、黨員群眾認可度高的村級后備力量優先考慮培養入黨、評先評優、村“兩委”補選和推選“兩代表一委員”,充分調動后備力量干事創業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
責任編輯:陳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