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合肥新站高新區堅持黨建引領,聚焦建設社區先鋒隊伍,通過廣動員、搭平臺、強激勵,持續提升治理效能,不斷擴大基層治理朋友圈,提升居民群眾幸福感和獲得感。
吹響“集結號”,組建先鋒隊伍,擴大治理“朋友圈”。發布先鋒隊伍“招募令”,通過“網格摸排+群眾推薦+個人自薦”方式,深入了解居民的愛好、特長和意愿,推選涵蓋政策宣講、法律援助、非遺手工、家電維修、剪發理發等12個不同領域的“樓棟英才”,建立治理“人才庫”。做好分類入庫管理,目前全區先鋒隊伍人數擴展到1260余名,組建先鋒服務隊98支,服務居民超14000人次。依托區域內高校資源集中、企業資源集聚的優勢,將單位性質、職能業務與居民需求有效鏈接,及時響應居民的個性化、專業化、突擊型等各類服務需求,先后攜手安徽中醫藥大學、京東方醫院等102家黨建聯席會成員單位,引入健康養生、助老培幼、科普文藝等十大領域815名專家學者、專業學生和行業精英。堅持“內挖”與“外引”相結合,積極接洽引入區外力量,建立青少年“種子”計劃成立黨建聯盟,對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研究院、合肥工業大學等為轄區7所中小學選派科學副校長,助力轄區學??萍冀處熽犖榕囵B和學生科普教育。
搭建“主平臺”,發揮先鋒優勢,提升群眾“幸福感”。堅持“項目化運作、品牌化引領、專業化服務”為原則,通過黨組織“穿針引線”,依托“1+5+N”的黨群服務中心(站)陣地體系,形成法律援助、探訪幫扶、便民服務等15大方面38個小項目。以“四點半課堂”“耆(啟)老樂”“城市生活E站”等為載體,打造“群眾點單、社區派單、隊伍接單”的全鏈條服務,從法律援助到政策咨詢、從家電維修到免費理發,樣樣精通,真正實現“鄰里互助、資源互通、便捷共享”。今年以來,“助老扶老”服務隊已為118名孤寡老人及行動不便的居民,定期提供公益按摩推拿、整理家務、打掃衛生等貼心服務超過1500余次,累計服務時長超2800小時。引導先鋒隊伍積極參與居民自治,打造“先鋒工作站”,設立社區矛盾調解工作室,引導有思路、善表達的“調解達人”參與“周五議事會”“板凳議事會”等,聽民意聚民智。2024年以來,成功解決了光明之家小區車位改造、未來城小區垃圾分類站選址等問題,調解家庭糾紛和鄰里矛盾1536件,光明之家小區北門改造項目入選市級“優秀”基層協商案例。
強化“作用鏈”,激發先鋒力量,增強發展“引領力”。聚焦社區治理和服務需求,建立健全隊伍培育、服務協同參與、資源整合共享和激勵表彰等4項制度,形成規范化、長效化的成長激勵機制。啟動先鋒隊伍培養計劃,依托“黌門講堂”“一米課堂”、社區治理學院等培訓平臺,開展賦能培訓指導,形成“鄰里守望”“文化惠民”等特色課程,先后圍繞溝通技巧提升、養老為老服務等開展課程42次,持續提升社區治理的本領和技能。堅持實行紀實積分制管理,對納入社區治理“人才庫”的成員參與志愿服務情況進行登記計分,專人負責全程跟蹤記錄,通過“分類分層、一人一檔”雙向反饋服務表現,將成績與社區星級評定和組織表彰評優掛鉤,同時將政治素質好、開展活動次數多、群眾滿意度高的人才發展為黨員,把黨員培養為基層后備力量,特別優秀的培養為社區“兩委”班子備選人員,形成發展遞進培養體系,營造比學趕超的良好競爭氛圍。按照“培養一人、影響一圈、帶動一片”的思路,發揮先進典型的激勵、示范和導向作用,打造“黨建引領·先鋒領航”常態化欄目積極宣傳,傳遞身邊正能量,曬出社區治理的亮麗名片。
責任編輯:陳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