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馬鞍山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重要指示精神,創新多元培訓方式,按需定制培訓內容,精準抓實培訓成效,樹立“精準滴灌、靶向發力”新思路,推動黨員教育工作提質增效。
創新培訓方式,減掉“單一枯燥”,增添“趣味活力”。線上線下融合,打造“立體式課堂”。圍繞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黨紀學習教育等重點任務,線上充分用好“安徽黨員大課堂”平臺,推動優質學習資源直達基層一線。同時,在“小馬先鋒”微信公眾號、馬鞍山先鋒網開設專欄,發布有關理論解讀、評論文章以及先進經驗做法,實現“黨建知識指尖速遞,重點內容一點即學”。線下開展“學習大講堂”“‘舉旗幟·送理論’微宣講競賽”“紅色記憶”黨員集中學習周等活動,同步抓實教育培訓,形成“立體式”學習模式。情景互動模擬,解鎖“沉浸式課堂”。探索開展“新型案例式教學”,把理論融入本地鮮活案例,組織黨員分析討論,開展學員互評、教師點評,通過激烈的思想碰撞,為典型問題的解決提供創新思路。同時,注重將學習場景放在田間地頭、生產一線,讓黨員眼見為實、手觸為真,于親身體驗中深化認識,結合自身崗位交流學習體會,使學習由“被動聽”變“主動學”。榜樣親述經驗,形成“模范式課堂”。以“學習身邊榜樣”等活動作為開展黨員教育的重要抓手,發揮榜樣引領作用。加強全市各行各業優秀典型模范人物先進事跡宣傳,組織先進典型到黨校、單位與廣大黨員分享經驗,開展現場講述、座談交流。成立以全國先進工作者、省人民滿意公務員周克武同志為名的科技創新團隊,開展“結對子、傳幫帶”活動,培養了一批創新能手,推出“警民通·馬上辦”無證明辦事系統等一批創新成果。
按需定制內容,減掉“一概而論”,增進“適配精度”。定制“套餐”,打造“點單式”服務。針對不同領域、不同部門黨員的不同需求,推出衛健系統、教育系統、國企黨建等“黨性教育套餐”,方便全市各級各單位“一鍵式”選擇自身需要的教育套餐。圍繞初心教育,推出“新程啟誓·先鋒入黨”“初心鑄魂·紅色傳承”“憶誓追光·信仰重溫”等多種形式的入黨誓詞教育套餐,讓黨員在莊嚴的儀式中,銘記初心使命,凝聚奮進力量。搭建“聯盟”,開展“合作式”培訓。建立黨建聯盟,打造黨員教育項目。樹牢全市黨員教育“一盤棋”思想,建立聯抓共管機制,積極打造黨建聯盟共同體,整合機關、高校、企業等單位資源,遴選確定“先鋒故事會”“機關大講堂”等30余個黨員教育活動項目,明確教育形式、參加人員和活動頻次,推動活動項目、陣地、隊伍高效整合,激活黨員教育的“一池春水”。網羅“名師”,形成“專業化”辦學。結合青年人的學習需求,開設“小馬青年夜校”,調動全市優秀資源,圍繞思想引領、創業指導、健康守護、文化熏陶、趣味培養構建“青思”“青創”“青護”“青韻”“青趣”五大課程體系。力邀各行業、協會“名師大咖”,推出《數字經濟》《手機攝影剪輯》《養生課堂》等多元特色課程,打造青年黨員喜聞樂見的學習活動,為黨員成長注入新動力。
抓實培訓成效,減掉“形式主義”,增強“學用轉化”。實戰賦能,確保培訓實效。以“六比六看”活動為抓手,推動黨員干部能力素質和經濟社會發展質量“雙提升”,在崗位實踐中增強干事本領。聚焦項目建設,選派47名黨員干部組成項目攻堅專班,在一線調度、現場辦公、破解難題中強磨煉、提能力、促實干。聚焦招商引資,圍繞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制造、生命健康等重點產業方向,抽調13名黨員干部組建“招商尖兵”小組,以招商推介路演檢驗研究成果,以一線招商實踐轉化研究成果。聚焦能力提升,建立完善滬蘇浙跟班學習常態化工作機制,分批選派155名黨員干部赴滬蘇浙先進地區跟班學習,建立學用轉化機制,以點帶面提升工作水平。完善考評,擠掉形式“水分”。聚焦黨員教育工作成效,在考核指標設定上做“減法”。依據基層黨組織以及黨員的實際數量,科學合理地設定教育培訓任務,確保任務量貼合實際、切實可行。對于按時保質完成既定任務的,不予扣分;對于在開展教育培訓工作中勇于大膽創新、積極探索實踐并取得顯著成效的,適當給予加分,激發創新活力。同時,為防止出現過度“內卷”,專門設置加分上限值,有效發揮了各基層黨組織的主觀能動性,讓基層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提升培訓質效上。強化反饋,催化成果落地。構建多渠道反饋閉環,為黨員教育持續“校準”方向。一方面,緊盯黨員教育培訓全過程。培訓前,注重傾聽廣大黨員學習培訓需求與學用轉化難點,科學合理設置培訓計劃。培訓時,及時收集黨員對課程內容、授課方式的評價,結合黨員參與率、課堂表現等情況,對黨員教育內容、學習方式進行評估調整。培訓結束后,針對市級重點班次,探索開展“學員返崗實踐追蹤”,用實際工作成效檢驗黨員教育培訓成果。另一方面,開展黨員教育培訓現場指導。每季度,市縣兩級組織部門分類選取10-15個一線“點位”,圍繞黨員教育重點任務落實、基層遠教站點運行、學用轉化等方面與基層黨務干部、黨員進行面對面交流。同時,明確現場指導“五不”要求,即不作為考核內容、不聽專題匯報、不專門準備臺賬資料、不搞層層陪同、不在基層就餐,切實減去基層顧慮,確保收到實實在在的反饋。
責任編輯:陳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