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合肥市瑤海區圍繞黨員教育制片工作,深化機制建設、深耕內容創作、深拓傳播運用,持續講好基層黨員初心故事,滋養黨員群眾精神家園,開創黨員教育電視片創作“扎根實踐、反哺實踐”的生動局面,為黨員教育資源建設注入生機活力。
深化機制保障,豐富“素材活水”,積蓄制片工作“源動力”。建立“組織主導+部門協同+專業支撐+基層參與”的常態聯動制片工作機制。將黨員教育制片工作納入年度黨員教育工作要點,實施“黨員教育資源建設拓源蓄能”工程,制定年度拍攝計劃,采取“征集一批、培育一批、儲備一批、整合一批、開發一批”的方式,明確制片類型、經費保障和時間安排,做到任務清、目標明、保障實。牢牢抓住黨員教育視頻資源“姓黨”這個根本屬性,著力選好基層黨員干部中的典型人物、講好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典型故事,用好紅色特色資源,回應基層關切。建立常態化溝通調研機制,設立“黨員傾聽日”,以聆聽基層黨組織書記、老黨員等關鍵人物講故事的方式,發現能與時代結合、引起基層興趣、與群眾產生情感共鳴的鮮活素材;依托瑤海先鋒網開設“小案例大智慧”專欄,面向全區基層黨組織常態化征集素材,動態建立榜樣人物、典型事跡、工作案例三類黨員教育制片素材庫,為制片工作提供支撐。聯合區融媒體中心,把基層治理成效突出的恒通社區打造成黨員教育制片工作基地,加大原創視頻節目制作力度,把制片工作融入日常、抓在經常,進一步激發基層制片創作活力。
深耕內容創作,豐富“創意活水”,增強制片作品“感染力”。建立健全由黨員教育中心牽頭、專業團隊承制、評審專家指導、多部門參與的制片創作機制,通過觀摩點評、頭腦風暴、沉浸調研、組團研判等方式,激發創意,集中智慧,確保作品精良。發動普通黨員群眾積極參與黨員教育電視片創作工作,征集群眾意見建議,采取“真人真事、本色出演”的群眾參演模式,以樸實的語言、真實的場景,還原生活氣息,拉近群眾與作品的距離。將鏡頭扎到生活里,以精短敘事和充沛情感,講好黨員故事,以基層治理中“師帶徒”薪火相傳為主題,拍攝《致紅》《忠誠到永遠》《有志不在年高》等“師徒故事”系列片,深入把握人物的內心世界和精神,傳遞“組織入黨一生一次,思想入黨一生一世”的樸素情感;以社區黨組織書記為主角,拍攝《社區合伙人》《150個院子》《寫給未來的你》等“頭雁故事”系列片,展現“主心骨”的成長足跡,反映他們的生活和工作狀態,彰顯他們扎根基層、與民同行的為民情懷。采取典型事跡片、紀錄片、文藝片、微視頻等不同類型,以獨特視角講述基層故事,讓創作“源頭活水”激蕩先鋒力量,確保作品有筋骨、有溫度、有靈魂。
深拓運用推廣,豐富“精神活水”,激發制片成果“生命力”。加強黨員教育電視片的教育功能,通過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多載體多頻次展播、多場景多渠道傳播,放大優秀作品聲量。搭建影視課堂,打造“百姓影院”“紅色放映廳”等社區影視劇場,把黨員教育電視片作為日常“活教材”,利用“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紅色影視播放季”等活動,組織影視觀摩交流活動;發揮小區廣場、樓宇商圈等場所“開放大屏”的宣傳優勢,滾動展播黨員教育電視片,讓“流量”變“留量”;依托瑤海先鋒網,設置“先鋒視頻展播”專欄,通過自由點播、定向推送等方式,讓視頻資源從“云端”至“掌中”隨時可聽、觸手可及。搭建師徒課堂,拓寬作品應用場景,開展“老帶新、傳幫帶”活動,讓黨員教育電視片主人公從熒屏走上講臺、走進群眾,回望初心、訴說情懷,鼓勵青年黨員積極投身基層治理的火熱實踐。搭建社會課堂,開展“一課一片一實踐”活動,立足群眾多元化需求,通過講好“微黨課”、用好“黨員教育電視片”、做好“微實踐”,讓黨員先鋒精神從“看得到”向“傳得開”轉變,化作可感的實事、生動的畫卷、悠揚的旋律如春風化雨般滋潤基層治理“沃土”。
責任編輯:陳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