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祁門縣深入探索黨員教育的新路徑、新方法,精心打造“理論課堂”“初心課堂”“實踐課堂”,著力提升廣大黨員干部的理論素養、黨性修養和實踐能力,不斷做優黨員教育管理。
打造“理論課堂”,補足黨員精神之“鈣”。科學選定學習內容。堅持以黨的創新理論為指引,將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二十大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作為理論學習的“第一議題”和“必修課”。每月制定《黨員教育學習計劃》,科學制定學習內容,通過主題宣講、知識競賽、黨員講微黨課等形式,豐富學習形式、提高學習質量。用好線上學習資源。持續優化黨員教育資源線上集約陣地,充分利用共產黨員網、安徽先鋒網、安徽黨員大課堂等線上學習平臺,開設“指尖課堂”,結合實際需要和黨員需求,精準選取線上課程,積極引導廣大黨員利用“云端”優質資源開展自主學習。建強線下宣講隊伍。著力構建縣、鄉鎮、村(社區)三級大宣講格局,打造“黨校教師+業務骨干+專家學者+鄉賢榜樣”的多元化宣講隊伍模式,常態化組織開展理論宣講,去年以來,結合黨紀學習教育、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學習,累計組織理論宣講110余場次,受眾5000余人。
打造“初心課堂”,夯實黨員信仰之“基”。深挖陣地資源。整合舍會山、皖贛特委會舊址、紅軍醫院烈士墓、祁秋貴中心縣委舊址等16處本地紅色教育資源,精心打造“初心之路、偉人足跡、紅色征途”三條精品紅色教育路線,去年以來,全縣各級黨組織結合主題黨日活動,組織黨員干部到紅色文化陣地參觀學習、宣講培訓300余場次,輻射黨員干部1.5萬人次。豐富課程體系。深挖“土佬”汪振豐、陳毅元帥到訪舍會山、中國早期革命人士王武揚等人物的先進紅色事跡,編印成《祁門紅色故事薈》,攝制《煉丹石紅色故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土墻房里的星星之火》等14部紅色黨員教育電視片,作為黨性教育鄉土教材。拓寬教學模式。將紅色教育納入黨員教育培訓班的必修課程,創新開展實景式、主題式、互動式的教學培訓模式,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在實境接受思想洗禮、牢記初心使命。去年以來組織主體班學員前往紅色教育基地開展現場教學,培訓黨員干部124人。
打造“實踐課堂”,激發黨員奮進之“力”。田間地頭“現場學”。圍繞抓黨建促鄉村振興、農業種植養殖、農村電商等內容,邀請“土專家”“田秀才”以及致富帶頭人開展技術宣講,通過“事例分析+互動研討+現場觀摩+實踐操作”相結合的方式,切實讓廣大黨員群眾在田間地頭、生產一線學習技術、“充電蓄能”。外出觀摩“沉浸學”。常態化組織開展村黨組織書記、黨務工作者、黨員致富帶頭人等群體“走出去”活動,先后赴江蘇、浙江等先發地區學習先進經驗,在實干中深化理論認識,在體悟中提升實踐能力,去年以來,累計組織黨員外出觀摩4次,覆蓋110人次。為民服務“體驗學”。將黨員教育管理與“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緊密結合,通過設置黨員先鋒崗、組建黨員先鋒隊等形式,組織黨員干部結合基層治理、鄉村振興等各項重點工作,開展志愿服務、矛盾調處、困難幫扶、文明創建等實踐活動,去年來,機關在職黨員進社區開展服務6000余人次,解決居民身邊問題400余個。
責任編輯:陳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