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潛山市積極探索新時代黨員教育管理新方法、新路徑,打造分層式“理論課堂”、沉浸式“實境課堂”、案例式“榜樣課堂”、體驗式“實踐課堂”,進一步增強黨員教育吸引力、感染力、凝聚力,提升黨員教育質效。
做細分層式“理論課堂”,學思踐悟筑根基。制定黨員教育培訓年度計劃,建立黨員培訓清單臺賬,構建“上級調訓+市級普遍培訓+基層黨委兜底培訓+黨支部日常教育”體系。發揮市鄉黨校教育培訓主陣地作用,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作為黨員教育必修課,采取“專題講座+案例分析+現場教學+交流研討”方式,持續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將“黨課開講啦”活動作為黨員經常性教育的重要抓手,邀請領導干部、市委黨校講師、“兩優一先”、先進模范人物、黨組織書記等力量,分赴基層黨組織開展巡回式政治理論宣講,推動黨的創新理論深入人心、落地生根。積極走出去,在浙江大學、上海復旦大學等舉辦3期外派培訓班,參訓135人,選派26名黨員干部赴縉云、海曙等地體悟實訓,拓寬眼界、提升能力。聚焦領導干部、鄉村干部、農民黨員、鄉土人才等不同對象需求,分層分類設計培訓課程,同時,及時融入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增加基層治理、高質量發展等重點內容,讓黨員教育培訓“供需對接”。2024年來,舉辦各類黨員教育培訓80余期,培訓黨員2萬余人次。
做優沉浸式“實境課堂”,鑄魂提能礪初心。發揮紅色資源“以史資政、以史育人”的作用,深入挖掘紅源潛山革命歷史資源,打造皖西工委辦公舊址、余大化故居、五廟黨小組等16個紅色教育基地,與黃鋪村鄉村干部實訓基地、源潭刷業小鎮客廳、痘姆古陶基地、王河舒席工坊等多個現場教學點“串聯”成線,形成“理論輔導+黨性教育+現場教學+研討交流”多維實境課堂。開展體驗式教學,通過讀“紅色經典”、講“紅色故事”、看“紅色展覽”、學“紅色精神”等活動,讓黨員在實景實境中錘煉黨性修養、凝聚奮進力量。開設觀摩課堂,通過書記論壇、擂臺比武、“書記請你看現場”、三看三比、黨建述職評議和黨委擴大會議點評等形式,交流工作經驗、展示創新亮點、比拼實干成效,推動比學趕超、創先爭優。近年來,共組織開展觀摩交流活動48次,參訓黨員3500余人次,推動黨員黨性覺悟和技能本領雙提升。
做精案例式“榜樣課堂”,典型引領對標學。突出“小切口、接地氣”,常態化開展“學習身邊榜樣”活動,發掘在鄉村振興、基層治理、高質量發展、征地搬遷等工作中涌現出的先進典型160余個。加大榜樣教材開發力度,聚焦“全國優秀人民警察”王俊彬、“中國好人”黃勇等本土先鋒模范,拍攝制作《螢火之光》《志愿先鋒 科普同行》等系列微視頻,用身邊榜樣教育引導身邊黨員,引導廣大黨員學標桿、爭先鋒。依托潛山先鋒網、潛山先鋒微信、微潛山等矩陣,開設“學身邊榜樣 汲非凡力量”、“講頭雁故事 話鄉村振興”等專欄,將榜樣故事以圖文、視頻形式合集推出,豐富“云課堂”課程供給。用好217個遠教站點、16個遠教廣場等陣地,結合“紅色影視播放季”“安徽黨員大課堂”活動集中展播榜樣事跡片,組織黨員學習《古巷新風》《不滅的燈盞》等黨員教育片,從革命先輩和先進典型中汲取奮進力量。開展“榜樣講黨課”活動,邀請黨員領導干部、黨校講師、優秀基層黨組織書記、五老及各領域中先進典型和身邊榜樣,深入一線為黨員群眾宣講初心故事,讓“身邊榜樣”可感可觸、可追可及。
做實體驗式“實踐課堂”,學用結合顯擔當。堅持把為民服務作為檢驗黨員教育成效“試金石”,引導黨員干部投身項目建設主戰場、服務群眾最前沿、推動發展第一線。以“雙聯系雙報到雙服務”、“我為群眾辦實事”、主題黨日等活動為載體,3000余名在職黨員干部進企業、訪社區、入農村,開展政策宣講、走訪慰問、人居環境整治、文明城市創建、困難幫扶等志愿服務,認領群眾“微心愿”600余個,開展黨群服務進小區活動1800余次,解決群眾急難愁盼難題1100余件。圍繞全市瓜蔞、食用菌、蠶桑等主導產業發展需要,開展送科技下鄉行動,邀請畜牧農藝、“土專家”“田秀才”等專業技術人員,深入產業一線、田間地頭、蔬菜大棚,開展病蟲害防治、果蔬種植、茶葉種植、食用菌培育等技術指導、觀摩教學,推動黨員教育培訓與科技助農有效銜接。實施“黨旗飄在一線、堡壘筑在一線、黨員沖在一線”,深化“問題幫辦 助企發展”,設立“潛心辦”企業服務日,擇優評聘“紅領”導師16名,選派96名黨建工作指導員覆蓋園區企業,協調解決企業黨組織建設、材料申報、人才引進等問題260余件。
責任編輯:陳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