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濉溪縣充分發揮黨建引領優勢,以社區大黨委為核心,統籌協調多方力量共同參與基層社會治理,全面激發基層組織內生活力和治理效能,構建黨建引領、多方共商共建共享的基層治理新格局。
堅持黨建領航,建強基層治理紅色堡壘。選優配強基層黨組織“頭雁隊伍”,推進村(社區)干部隊伍培訓,分類開展村級黨組織書記、后備干部能力大比武,著力提升村(社區)干部隊伍治理能力。按照“組織共建、資源共享、事務共商、公益共辦、難題共解”原則,整合政府、學校、企業等資源,成立社區“大黨委”,將機關單位、學校、駐地企業等黨組織吸納為成員單位,簽訂社區共駐共建協議書,定期召開社區“大黨委”聯席會議研討,對居民需求進行收集整理,形成需求、資源、服務3項清單。以開展“雙報到雙服務”“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為契機,圍繞3項清單,找準為居民群眾服務的切入點、著力點和落腳點。今年以來,80多家黨組織到轄區社區雙報到,聯合開展協商議事、政策宣傳及法律援助等服務群眾活動100余場次。
匯聚多方力量,打造精細網格治理體系。以網格員、網格信息員和網格志愿者、社會自治力量為基礎,形成“3+1”的網格工作力量,按照“一格一員”配備原則,整合機關和事業單位人員,建強網格隊伍。建立完善居民議事協商機制,在“四議兩公開”基礎上,組建“居民議事廳”,不定期召集居民代表參會議事,實現“居民事居民議”“難辦事大家議”。著力打造“紅色物業”,積極推行“雙向進入、聯動辦事”工作機制,促進物業、小區深度融合,推動“兩家人”變為“一家親”。以智慧社區創建為契機,按照“一樓棟一微信群一工作人員”原則,對小區每一樓棟建立微信群,社區指定工作人員在群管理服務,樓棟居民可隨時隨地在群里反映困難問題或獻言獻策,實現“眾籌解難題、共商社區事”,讓管理與服務直達社區“神經末梢”。
深化服務內容,激活社區治理一池春水。組織社區居委會、物委會(業委會)、物業公司、社會組織等先后在15個社區打造合署辦公示范點,定期召開三方聯席會議,由社區“大黨委”牽頭,社區干部主持,邀請業委會部分成員、物業服務企業工作人員、專職網格員、業主代表等參加,圍繞居民急難愁盼問題進行會商,第一時間響應社區居民訴求,累計為小區居民解決民生實事180余件。注重培育孵化社區治理隊伍,成立“黨委110志愿者服務隊”“夕陽紅志愿服務隊”“紅色故事茶話會”等隊伍,深入開展組團服務進村居、流動便民服務直通車活動,提供鄰里互助、親子教育、技能培訓、創業扶持等多項服務,推動公共資源向小區下沉,激活了基層治理新動能,實現多方資源同頻共振。
責任編輯:陳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