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合肥市長豐縣樹牢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通過選好樹優、教育培養、嚴管厚愛等方式,努力建設一支有能力、有想法、有原則、高素質的過硬基層村干部隊伍,為實施鄉村振興提供強有力支撐。
拓寬渠道“選苗”,建好后備隊伍“蓄水池”。堅持選拔群眾公認度高的鄉土人才、能人大戶、致富能手擔任村干部的基礎上,注意挖掘高校畢業生、復退轉軍人、返鄉創業者中的好“苗子”。創新開展“歸雁工程”,由鄉鎮黨委牽頭,以村為單位,深入摸排、全面掌握本地優秀人才情況,建立“歸雁工程”數據庫,通過“自主報名、集體推薦”等形式,登記入庫189人,經過縣級多部門聯審,首批成功回引12名“歸雁”到村報到。面向社會公開選拔招考村級后備干部,引進外來人才,拓寬選人視野,通過報名、資格初審、筆試、資格復審、面試、體檢、考察和公示等程序確定錄用人選,重點征求公安、法院、信訪、稅務等有關部門意見,嚴把選人關,確保“好中選優、優中選強”,近三年,擴充村級后備干部298人。落實干部隊伍梯隊建設,強化后備力量培養。以村班子運行中期評估工作為契機,全縣選拔18名致富帶頭人、19名外出務工經商返鄉人員等作為村干部后備力量;儲備村黨組織書記正職后備力量人選367名。
搭建平臺“育苗”,打造能力提升“訓練場”。堅持把教育培訓作為提升村干部能力素質的關鍵環節,根據當前重點工作任務、本地產業發展情況等,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將單一的理論宣講轉變為業務培訓、經驗分享、案例研討、觀摩交流。邀請100余名黨校專家、“皖美村支書”、省市優秀共產黨員等先進典型代表,進行專題授課,完成1579名村“兩委”成員全覆蓋輪訓,幫助村干部理清發展思路、明確工作舉措。抓好體悟實訓,助力干部成長。在湖州安吉、長興、德清、上海浦東新區、杭州拱墅區等地區建立縣內、縣外“體悟實訓標志性點位”15個,分批組織67名村黨組織書記到湖州等省外先發地區體悟實訓、244名兩委成員到蕪湖等省內其他地市交流學習、296名村黨員后備干部在紅橋、馬郢等縣內優秀村居觀摩學習。創新培育模式,推廣實行“1+N”導師幫帶制。由1名縣級或鄉鎮領導班子成員結對幫帶多名村干部,按照“事前幫、事中帶、事后促”的工作思路,安排村干部在基層治理、為民服務、項目建設等重大工作中實踐磨礪、成長成才,全縣282個村居實現導師幫帶全覆蓋。
健全機制“用苗”,提振干事創業“精氣神”。聚焦村干部隊伍作用發揮,積極營造真抓實干氛圍。每年評選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示范發展十強村”和“創新發展十佳村”,激勵村居在抓隊伍筑堡壘、抓產業強發展、抓服務聚民心等領域中增才干強本領、爭先鋒做表率。以“擂臺比武”促進村干部“見賢思齊”。連續三年舉辦村黨組織書記“雙強雙爭·擂臺比武”,重點圍繞“五比五看”,從組織建設、產業發展、人居環境、基層治理、為民服務等方面,通過實地查看、現場問答、路演評述等方式,讓黨組織書記上臺曬亮點、比成績、找差距。57名村書記先后走上縣級擂臺“亮曬比拼”,2名村書記在市級擂臺賽分獲一等獎、三等獎。注重正向激勵,激發干部干事創業熱情。推薦擔任縣級以上“兩代表一委員”62人,選樹“皖美村支書”3人,市級“鄉村振興擔當作為好支書”5人,“合肥市社會發展貢獻獎”8人,400余名村兩委成員獲縣級及以上榮譽表彰,近年來先后在村干部中定向考錄鄉鎮公務員5人,切實做到村干部“在崗有待遇、干好有奔頭”。
責任編輯:陳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