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合肥市瑤海區圍繞新時期黨員教育新任務新要求,以實施“四季輪訓”工程為抓手,分級分類開展黨員集中專題培訓,通過打造“三大課堂”,持續完善黨員常態化培訓工作機制,讓黨員教育培訓在四季流轉更迭中走深走實走心。
聚焦靶向賦能,打造“分類課堂”,讓黨員教育“有聲有色”。結合“春生希望、夏長繁華、秋收碩果、冬藏靜美”的季節性特點,在系統設計中從時度效著力,創新實施“四季輪訓”工程,分“春、夏、秋、冬”四個周期靶向施訓,設置不同培訓對象、不同培訓內容、不同輪訓節奏,確保一個季度突出一個特點、鮮明一個主題、服務一域重點。注重把黨員集中輪訓擺在突出位置,按照“抓住時機、把握節奏、講究策略”的原則,分級分類開展小區治理“尖兵勁旅”春訓、黨務工作者“淬火鍛鋼”夏訓、“兩企三新”黨員“鑄魂提能”秋訓、黨員人才“知行合一”冬訓,覆蓋城市社區、機關、事業單位、企業、“三新”領域等不同群體黨員1.2萬人,構建區級引領示范、街鎮統籌普及、社區延伸兜底的三級聯訓賦能機制,確保集中培訓應訓盡訓。把季節文化內涵具體化、形象化,依托基層遠程教育終端站點,面向轄區黨員群眾創造“春生學習、夏長行動、秋收服務、冬藏提升”的四季情境教育體驗,打破教學的沉悶感,提升教育的感知度,讓黨員教育載體更接地氣。
聚焦需求導向,打造“多元課堂”,讓黨員教育“入腦入心”。堅持守正創新,在方式方法上區分對象、以需定供,抓好課程設置、課件制作、師資選配等環節,創新多元化的教學方式,采用互動性的教學策略,讓黨員教育培訓“原味”“黨味”“鮮味”“趣味”“土味”五“味”俱全。開展訓前調研工作,采用座談交流、問卷調查、實地走訪等方式,摸清培訓對象具體需求。聚焦“共性需求”,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每個季度集中輪訓的主題主線、首要任務和核心內容,明確黨的創新理論教育課程學時占比不低于50%,針對黨員所在領域行業實際,突出專題培訓的政治引領性和分類指導性,邀請專家教授進行專題解讀輔導,引導黨員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鎖住“原味”,濃厚“黨味”。聚焦“個性需求”,根據基層工作中遇到的新問題、新情況,將與基層息息相關的“時事熱點”納入培訓內容,設置黨課宣講、影視教學、課后分享、熱點沙龍等培訓模塊,加足“鮮味”。邀請退休老黨員、先進模范、群眾身邊榜樣人物等走上講臺,通過“熱點解答面對面”“黨務紅領大家談”“治理搭子小組研學”等互動活動,活用群眾語言、身邊“教材”,增強培訓“趣味”和“土味”。
聚焦作用發揮,打造“實踐課堂”,讓黨員教育“見行見效”。堅持以學促干,著眼提高黨員實踐實戰能力,搭建設崗定責、承諾踐諾、“兩單五微”等作用發揮平臺,引導黨員立足崗位擔當作為、為民服務。依托“讓社區多個幫手”在職黨員聯系群眾工作機制,通過組建“微團隊”、圓夢“微心愿”、認領“微實事”、策劃“微創投”、開展“微治理”活動,推動黨員能力清單與群眾需求清單融合匹配,解決閑置空間改造、電梯加裝、垃圾分類等社區治理難點問題1560余件。緊貼基層治理學用需求,利用暖寶幸福驛站、“左鄰右舍”黨群服務站、“和為貴”矛盾調解室等場所,提供治理實訓空間,開展現場觀摩、跟崗實訓,提高基層黨員政策運用、矛盾調處、應急處突和群眾工作能力。開展“學思踐悟”一體化實訓,有計劃安排黨員參與小區治理、信訪接待、城市更新等工作,舉辦“擂臺比武”、項目展演等活動,展示黨員培訓學習成果,激發黨員比學趕超、建功立業的行動自覺。將“四季輪訓”工作融入嵌入到重點任務落實中,成立調研小組,開展領題調研,召開調研成果交流會,確保調研成果從“紙上”落到“地上”,切實把調研成果轉化為推動發展的實際行動和工作成效。
責任編輯:陳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