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蚌埠市固鎮(zhèn)縣針對不同領域、不同群體黨員特點,以科學分類為基礎、精準管理為重點、作用發(fā)揮為目標,對黨員進行分類管理,推動黨員在各個領域、各個崗位發(fā)揮先鋒模范作用。
“雙重式”管理在職黨員,促“在崗有所為”。推深做實“雙報到”制度,健全74家縣直(駐固)單位與16個社區(qū)黨組織結對共建機制,集中開展“弘揚雷鋒精神·爭當社區(qū)先鋒”志愿服務月活動,打造“淮畔新港灣”“紅色驛站”等黨群服務示范站點,以群眾“微心愿”、社區(qū)“微服務”等小切口為著力點,開展政策宣講、養(yǎng)老托幼、健康義診等服務活動200余次。近年來,2000余名在職黨員認領服務清單,開展志愿服務活動2976次,累計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問題1125個。
“定責式”管理無職黨員,促“領崗知所為”。結合黨員個人特長、興趣、工作等設崗定責,鼓勵無職黨員領崗認責,參與志愿服務。圍繞鄉(xiāng)村振興、基層治理、文明創(chuàng)建、“強村富民”等工作科學設置10大類208個崗位,采取無職黨員個人申請、民主推薦和支部委派3種方式,引導農村、社區(qū)無職黨員積極選崗履職,參與基層治理。全縣共摸排無職黨員7535名,參與崗位認領2860名。開展志愿活動1614次,參與黨員6183人次。評定“四星黨員”362名,11名表現(xiàn)突出的無職黨員被納入村(社區(qū))后備干部培養(yǎng)。
“跟蹤式”管理流動黨員,促“流動不失為”。建立流動黨員登記制度,明確一名支部黨員結對聯(lián)系一名以上流動黨員,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每月至少與流出地黨員、流入地黨組織聯(lián)系一次。建立流動黨員云端學習機制,依托先鋒網、公眾號等載體,定期開展“線上送學”活動,確保流動黨員的學習教育不掉線。推行“一聯(lián)系、一封信、一座談、一慰問、一評議、一幫扶”“六個一”工作法,搭建“反哺”平臺,引導流動黨員為家鄉(xiāng)建設“建言獻策”。近年來,全縣592名流動黨員,線上報到和參學率達90%以上,提出意見建議56條,20余名流動黨員返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帶動800余名群眾就業(yè)。
“服務式”管理離退黨員,促“老有所作為”。全面開展離退休干部示范黨支部創(chuàng)建活動,成功創(chuàng)建2個省級、5個市級示范黨支部。提質擴容“銀發(fā)人才庫”,依托老黨員之家,吸納法律服務、理論宣講、醫(yī)療衛(wèi)生等8大領域的離退休黨員干部123名,組織身體健康、樂于奉獻的老黨員積極參與轄區(qū)政策宣傳、矛盾糾紛調解等志愿服務活動,近年來,累計開展理論宣講272場、糾紛調解165次、法律維權87次、家風家教活動86場、關愛幫扶75場。
責任編輯:陳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