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滁州市全椒縣緊扣黨員教育培訓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探索構建三大體系,在建強培訓陣地、豐富課程內容、注重學用轉化上下功夫,推動黨員教育培訓提質增效。
建強標準化陣地體系,提升黨員教育“硬實力”。按照“需求導向、基層參與、分類建設”原則,構建縣級黨校+鄉鎮黨校+現場教學點的“1+10+N”黨員教育培訓陣地體系,夯實黨員教育基礎保障。建強縣委黨校主陣地。實施“基礎設施、師資素養、辦學質量”三大提升工程,在硬件和軟件建設上同步發力,有效提升辦學質量。打造鄉鎮黨校輔陣地。按照“有教學設施、有組織機構、有師資隊伍、有教學計劃、有管理制度、有經費保障”的“六有”標準,全覆蓋打造10個鄉鎮黨校,整合利用鄉鎮大會議室、黨群服務中心以及其他培訓場所,配備正常運行的教學設施,制定年度培訓計劃,分批次組織農村黨員進黨校參加培訓,2024年以來,全縣鄉鎮黨校共舉辦各類黨員教育培訓班次32期,覆蓋農村黨員5600余人次。用好現場教學“活陣地”。統籌全縣優勢資源,按照“一名講解員+一個展示基地+一堂黨課”的標準,打造大墅鎮廉政教育館、石沛鎮鄉村振興館、西王鎮隆興烈士陵園等一批特色鮮明的現場教學點,面向全縣基層黨組織和黨員開放,有效提升黨員教育培訓質效。
打造多元化課程體系,增強教育培訓“吸引力”。突出系統全面、務實管用、靈活多樣,打造“1+6+X”黨員教育課程體系。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黨員教育培訓首課、主課、必修課,引導廣大黨員筑牢思想根基、強化黨性修養。 圍繞政治理論、革命傳統、履職能力、知識技能、形勢政策和實踐鍛煉六大模塊,開設了《在百年黨史中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用好鄉村“土特產”,推動產業大振興》《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領導干部心理調適》等多門課程,創新研討教學、互動教學、情景教學等方式,打造“沉浸式”“體驗式”課堂,有效調動黨員學習積極性。挖掘全縣紅色資源,開發《講好紅色故事 傳承紅色基因》等本土教材,匯編基層黨建工作優秀案例、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應知應會等學習資料,為黨員教育培訓提供優質課程資源。將觀看精品黨員教育電視片納入黨校培訓課程,聚焦全椒各行各業不斷涌現的先進典型,拍攝《“醫”路先鋒》《我們這一年》等10余部黨員教育電視片,豐富黨員教育課程庫,增強黨員教育吸引力和感染力。
做實長效化學用體系,激發為民服務“源動力”。堅持將為民服務作為檢驗黨員教育成效的落腳點,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在職黨員“雙報到雙服務”等實踐活動,凝聚黨員先鋒力量,鞏固學用成果“長效化”。開展志愿服務。組織3600余名黨員干部常態化下沉社區,發揮自身特長主動認領政策宣傳、環境整治、法律援助、矛盾調處等崗位,切實為基層群眾辦實事、辦好事。打造服務品牌。積極打造“醫路先鋒”黨建品牌,每月組織一批黨員醫務工作者深入鎮村開展1-2次義診活動,黨員主動亮身份、當先鋒、作表率,積極開展檢查診斷、健康咨詢以及疾病預防知識普及等活動,對于行動不便的老人提供“送診上門”服務,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便捷的醫療服務。融入基層治理。成立由鎮領導班子、村“兩委”干部、退休老黨員等組成的服務團隊,依托“黨群夜話”“小板凳議事會”“鄰里驛家”等基層治理平臺,通過與村民面對面、接地氣的對話,廣泛收集社情民意,及時化解鄰里糾紛,2024年以來,共收集意見建議290條,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110件。
責任編輯:陳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