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界首市認真落實新時代黨員教育培訓工作任務要求,以強化理論武裝、提升綜合素質、加強實踐鍛煉為重點,在陣地建設、師資隊伍、豐富載體等方面狠下功夫,讓黨員教育內容更豐富、形式更多樣、效果更顯著,助推黨員教育培訓工作提質增效。
培訓陣地“多元化”,夯實教育培訓基礎。挖掘“家門口”黨員教育資源,構建“1+2+18+N”多元化教育培訓陣地體系,即以市委黨校為主陣地,鄉村振興學院、社會工作學院和18個鄉鎮(街道)基層黨校為延伸,N個紅色教育基地、實踐教學點為補充,形成分層分類的黨員教育培訓陣地網絡。注重加強紅色教育,打造喬道三烈士紀念展廳、南海艇國防教育基地等12個紅色教育基地集群,通過“體驗式”教學和紅色研學線路,將本地紅色資源轉化為鮮活教材,不斷增強黨員教育的感染力。同時,與上海、浙江等地16個黨性教育基地合作辦學,引入優質教育資源。建設“農民電影院”“黨小組之家”等微陣地,覆蓋流動黨員2800余名,有效解決場地緊張、空間受限等問題。
師資隊伍“專業化”,提升教育培訓質量。師資隊伍建設直接關系到黨員教育培訓質量,不斷強化師資隊伍建設,著力打造“開放式”“多元化”師資隊伍。一方面,從黨校教師、鄉鎮街道和市直單位領導班子成員、優秀專業技術人員、理論水平較高的中青年干部中擇優遴選教師人選,同時,邀請優秀黨務工作者、基層先進黨員、部門業務骨干以及“三農”領域“土專家”、“田秀才”等擔任兼職教師,實現師資力量“專兼結合、優勢互補”。加強師資培養,提升教師政治素質和教學水平,采取“訓前領任務、訓中帶課題、訓后上講臺”模式,從優秀學員中培養選拔骨干教師,通過“黨課開講啦”“微黨課大賽”等活動,選拔培養基層黨員和干部走上講臺,為基層黨員教育培訓注入新活力。針對不同類型的黨員培訓需求,實施“領導干部講政策、黨務干部講黨建、先進黨員講事跡”的分層授課機制,切實增強課程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線上線下“系統化”,確保教育培訓實效。注重“線上+線下”雙軌并行,打造系統化黨員教育培訓載體。突出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個主題主線,扎實開展“百部精品微黨課進基層”“學習身邊榜樣”等活動,結合“村黨組織書記擂臺賽”“實地調研+一線操練”等實踐教學模式,將課堂延伸至鄉村振興、基層治理一線,促使黨員干部“在干中學、在學中干”,真正做到以賽促學、以干代訓。圍繞農業現代化和村集體經濟發展,開展“新農人”培訓,打造學用示范基地,并邀請農業專家現場傳授技術,幫助廣大農村一線黨員群眾提升致富能力。用好共產黨員網、安徽先鋒、界首先鋒等各級信息化平臺,每月制作1期黨建電視欄目《鮮紅的旗幟》并在界首先鋒網展播。針對流動黨員,采取送學上門、郵寄學習包、微信群推送等方式,確保流動黨員學習不掉隊。(趙力軒)
責任編輯:陳珺